臺島資訊

胡適:半個臺灣人

時間:2010-08-03 14:57   來源:新浪讀書

胡適

  胡適與臺灣還真是比較有緣分,他自稱“半個臺灣人”,此話一點不假。胡適出生兩個月後,他的父親就被派到臺灣去當“臺南鹽務總局提調”,後補授臺東直隸州知州。胡適的父親胡傳(1841—1895),字鐵花,是安徽績溪上莊人,他是胡家第一個讀書做官的,曾受業于著名學者劉熙載門下,以歲貢生候選儒學訓導,先後在東北廣東等地任職。胡鐵花一生曾三次娶妻,但前兩個都早逝,胡適母親馮順弟是其最後的續弦。胡適在他們婚後第三年——1891年(光緒十七年)出生,初名嗣穈,行名洪骍。

  胡鐵花一生飽經憂患,是篤信宋儒的清末正統一派文人,他在出任臺灣營務總巡時遍查營務,在炎熱瘴毒中走遍了臺南臺北。後任臺東直隸州知州期間,那時愚昧無知的駐臺清兵吸食鴉片風氣橫行,胡鐵花在轄區內嚴禁吸食鴉片,對遏止陋習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1893年春天(光緒十九年),不到一歲半的小穈兒被母親千里迢迢帶到臺灣去探親。小穈兒作為一個臺灣官員的兒子,過早地同臺灣歷史命運發生了聯繫。他們先在川沙住了一年,後搬到臺南“道署”附近,就是現在臺南市中區永福路北段。這時已年過52歲的胡傳和年僅20歲的妻子馮順弟,老夫少妻其樂融融,一起教牙牙學語的小穈兒學認字。

  胡適在《四十自述》中深切地回憶道:“我小時候很受父親鍾愛,不滿3歲時候,他就用教我母親的紅紙方字教我認。父親做教師,母親便在旁做助教。我認的生字,她便借此溫她的熟字。他太忙時,她就是代理教師。我們離開臺灣時,她認得了近千字,我也認了七百多字。這些方字都是我父親親手寫的楷字,我母親終身保存著。因為這些方塊紅箋上都是我們三個人的最神聖的團聚生活紀念。”

  臺灣這片土地不僅是其父親灑過熱血的地方,也是幼年胡適識字發蒙之地,最重要的是見證了他們一家三口的短暫的天倫之樂。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胡傳為了安全起見,託人送走了嬌妻少子。在隆隆的炮火聲裏,小穈兒依偎在母親的懷抱中,做了臺灣海峽上的遊人,于1895年漂流回到徽州老家。

  不久因為甲午兵敗,沒落的清政府把臺灣割讓給日本帝國主義。胡鐵花在內憂外患下含恨于廈門撒手人寰,留下年輕的妻子和尚在襁褓的胡適,孤兒寡母相依為命。胡適母親馮順弟23歲的虛齡就開始守寡,拉扯著胡適長大成人,其中無盡的辛酸自不待言。而在臺灣的這段短暫時光,對胡適的母親來説,是其一生和丈夫在一起最快樂的日子,也是她對愛情唯一的記憶。

  所以胡適對臺灣飽蘸著深厚的感情,其間滿載著他對父親母親和自己幼年的無盡回憶。

  1952年在去臺南演講時,胡適到幼年居住過的一處遺址,親手植下一棵榕樹,寫下“維桑與梓,畢恭畢敬。六十年前曾隨先人寓居此地。今日重遊,蒙諸老兄弟姐妹歡迎,敬紀謝意”。並深情地題下“遊子歸來”四個字。在臺南各界設的歡迎宴會上,胡適説:“今天回到第二故鄉臺南,願以臺南市民身份,將來再回來看看自己手植的榕樹。”沒過多久,胡適如己所言,回到了他的第二故鄉臺灣。

  胡適於1958年4月2日離開美國,在這個溫暖的春日結束了他漂泊的寓公生活。胡適回臺擔任 “中央研究院”院長,是蔣介石一手圈定的,這是一個地位非常高,領導臺灣科學與人文發展的重要職位。胡適到臺灣定居的消息一經傳出,臺灣即刻沸騰了。那天機場官蓋雲集,八十高齡的于右任也拄著拐杖同“副總統”陳誠等大員前去迎接。胡適一下飛機,就被臺灣的熱情所包圍。胡適自己戲稱像做新娘子一樣。

  在臺北文獻委員會歡迎會上,臺灣老學者黃純青驕傲地説:“臺灣確是胡適博士之識字發祥地。”胡適聽後感慨萬千地説:“黃(純青)説我是臺灣人,的確臺灣是我的第二故鄉,幼年時我曾在臺灣住過一年又十個月。”不過,胡適的話雖如此説,但他自己恐怕做夢也沒想到,他在晚年會回到這個面目全非的故地。而且這“半個臺灣人”最後死在臺灣,並埋骨于離他桑梓之地徽州千里之外的孤島。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