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來自北京的、在臺學習的一名大學生的文章。文章作者以其親身經歷,講述了2009年在臺灣嘉義參加一場婚宴的場景:8旬長者的濃重山東口音,特意用北京卷舌腔聊天的大叔敬慕大陸高速發展,以及穿梭婚宴現場競選團隊的拉票者。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人的婚禮與大陸有區別嗎?其實大同小異。2009年10月的一天,企管係的嘉文老師邀請我和另二位大陸學生去參加她朋友的一場婚宴,地點在嘉義市。我們到時,新人還沒來,不知道“躲”哪去了,這點和大陸不同,大陸的新郎新娘是在門口迎候來賓的。
喜宴開始,燈光突然滅了,從一側小門裏,新人終於伴著音樂出來了,之後的事情就很程式化了,各色人等上臺致辭。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八十歲的長者,據説是男方的爺爺,一位曾經的將軍。他上臺致辭,一開口就是濃重的山東口音,開始我有些驚訝,過後一想,知道是怎麼回事了。聽著他的山東方言,看到他鬢髮斑白,臉上深陷的皺紋,不知道他是否回過故鄉,六十年,家鄉對於他是種什麼概念,六十年鄉音未改,濃重的口音蘊藏著的是深深的鄉愁吧。
酒席中,坐我身邊的是一位巨能侃侃而談的大叔,西裝筆挺,油頭粉面。得知我來自大陸,話題一下子打開了,大叔很喜歡大陸,去過好多次,有去交流訪問,有私人的旅行,受到過領導人的接見,自稱與郭蘭英(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走紅的歌舞劇演員和歌唱家,因演出歌劇《白毛女》而一舉成名)還能攀上親戚。他對北京的衚同情有獨鍾,真是好愛好愛,跟我一條一條的掰著手指頭説。大叔和我聊天,特意用半熟不熟的北京卷舌腔,真逗死我了。
説起兩岸之間,大叔對大陸一天一個樣的發展充滿敬慕,對臺灣現在這樣的停滯不前緊鎖眉頭,經常説:“以後就靠你們啦,臺灣不行了,機會全在你們那裏。”可是我在想,大叔啊大叔,你看到的全是大陸的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你有去過西部、去過偏遠地區嗎?臺灣已經是過了發展的快速期,臺灣人現在是均富,而大陸正在發展,還很不平衡,東西差距千差萬別,人多競爭又大,看來臺灣同胞對大陸還是了解不多。
喜宴中間,忽然發現一些穿著馬甲(背心)的人士穿梭在其中,到處發傳單,馬甲背後有很醒目的字:某某某競選團隊。哈哈!原來是拉選票的啊,還真能見縫插針。我們也拿到傳單,苦笑:能幫你什麼啊,我又不能投給你,就留個紀念好了。人家馬甲人士也很期待我們,對我們説:“還請對岸的胡主席幫幫忙啊,給我們的候選人拉拉選票嘛。”雖然是玩笑話,但聽著還挺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