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濕地水塘賞鳥時,別忘了欣賞以鳥巢概念設計的裝置藝術作品。
蒼鷺展翅翱翔天際,伯勞穿梭樹林間,小水鴨在沼澤戲水,高蹺鳥漫步于濕地泥灘覓食……。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一批批冬候鳥長途跋涉來到臺灣做客,而這些遠從西伯利亞來臺過冬的嬌客們,不論是覓食、嬉戲或休息,姿態都十分動人,吸睛指數百分百,讓大家有機會親睹這群大自然禽鳥舞者的俏麗模樣。
冬候鳥造訪 種類繁多
“鳥類的世界多彩多姿,從種類、習性、羽色、叫聲等,千變萬化,可説令人十分驚艷與著迷!”從事賞鳥長達16年野鳥學會常務監事歐聖運説,全世界的鳥類約一萬種,臺灣就有六百種,包括原本就住在臺灣的留鳥、被民眾野放的外來種,以及隨著季節變化來臺過冬及夏季繁殖的候鳥等不勝枚舉,每種鳥類都有其獨特習性和生態,只要進入鳥兒世界,就會有説不完的“鳥經”。
“冬候鳥如小水鴨等原本住在距離臺灣五千多公里遠的西伯利亞,但當地冬季氣候酷寒,難以生存,每當冬天來臨前,就成群結隊地往南遠行,飛到較溫暖的南方過冬,直到來年春暖花開的春季時節,再北返家園。”歐聖運説,由於旅途十分遙遠,每當它們飛行一段距離,累了就會在途中休息覓食,養足精神後再繼續南飛,因此,在臺灣也會看到一些暫時停歇的過境鳥,準備飛往更南邊的國家。
9月到次年4月 最佳觀賞期
鳥兒們有些住在城市,有些住在野外,民眾只要多加留意,即可享受賞鳥樂趣。留鳥除了最常見的“都市三俠”──麻雀、白頭翁和綠繡眼外,還有夜鷺、黃頭鷺、紅冠水雞、紅鳩等;冬候鳥則有小白鷺、蒼鷺、青足鷸、磯鷸、高蹺鳥、金斑鳥、小水鴨、花嘴鴨及尖尾鴨等,種類繁多。
雖然在臺灣一年到頭都可見到鳥類蹤影,但每年9月到次年4月,數以萬計的冬候鳥來臺報到湊熱鬧,各地都可見到牠們的倩影,臺北市也不例外。
歐聖運説,關渡自然公園、華江雁鴨自然公園,以及植物園、陽明山國家公園、南港公園和臺大校園等,都是適合賞鳥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