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特色小吃街上人頭攢頭,人氣爆棚。人民網記者呂冰攝影報道
“小叮當”銅鑼燒不僅以機器貓作為代言人,還播放著哆啦A夢的背景音樂。人民網記者呂冰攝影報道
日前,臺灣特色廟會作為重頭戲首次登陸第三屆海峽論壇。來自臺北、臺南、高雄、臺中、基隆、屏東、花蓮等多個縣市的80個攤位,200多種原汁原味的臺灣美食小吃集體亮相,在“鷺島”廈門掀起寶島風情熱潮。記者13日探訪發現,已經開場三天的臺灣特色廟會熱度有增無減,空前的火爆場面讓始料未及的小吃攤主們連呼“吃不消”。
走進臺灣特色廟會小吃一條街,熱辣的寶島風情撲面而來,墾丁牧場烤鮮奶麻薯、基隆廟口甜不辣、臺南茶布丁,宜蘭夜市的冬瓜茶、高雄六合夜市的無骨雞腳凍……下午五點鐘,廈門中山路上的人流已經熙熙攘攘,幾乎每個臺灣特色美食攤檔前都人頭攢動,一些格外受歡迎的臺灣特色小吃攤位前甚至排起了長長的人龍。一個挂著“臺灣油炸脆皮臭豆腐”的攤檔卻冷冷清清,連油鍋都收了起來。攤主是一位眼睛大大的臺灣女孩,她和家人在臺北夜市擺攤經營臭豆腐已經有十幾年了,而這次從臺灣帶來的幾十箱臭豆腐,居然已經在短短三天的時間內賣斷了貨。她告訴記者,這次來參加展會完全沒有預料到會如此受歡迎,“因為有運費,價格比在臺灣還要稍微貴一點,沒想到比臺北夜市的生意還要火爆。我們明年一定再來,會多帶一些過來。”
在廟會上,不少攤主是帶著在臺灣經營多年的小吃首次來大陸推介,一個經營“月亮蝦餅”的攤檔生意格外火爆,等著品嘗美味的食客排起了長長的人龍。熱情的顧客讓攤主張伯有些應接不暇,他告訴記者,這次來參會,一方面是為了回饋大陸同胞,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試水”市場。“我在考慮要不要來大陸開分店,生意這麼好,我明年就會來啦。”
除了張伯這樣來“試水溫”的攤主,也不乏已經在大陸搶佔了市場先機的精明生意人,來廟會尋找商機,推介產品。賣鹽酥雞的攤主蔡英偉先生手腳不停地炸雞,忙得滿頭是汗,他告訴記者,兩年前就已經殺入了大陸市場,目前已經做起了幾十家“鹽酥雞”連鎖店,現在大部分時間在上海工作,這次特意從臺灣帶來了獨門秘制調料和環保包裝袋來參加廟會,希望能借助這個平臺把連鎖店推廣到更大的規模。
廈門是個夜城市,夜色漸濃,逛廟會的顧客卻越來越多。來自臺灣的攤主大聲地叫賣著,不時用閩南語和顧客交流。人頭攢動的臺灣特色廟會燈火輝煌,顯得格外熱鬧、喜慶。
舉辦臺灣特色廟會是本屆海峽論壇一項具有創新性的舉措。小小的廟會,折射出的是兩岸民間交流不斷融合、發展的大形勢。而閩臺兩地民眾一衣帶水,同根同源,地緣相近,血緣相親的特色也在這廟會中得到了具體體現。在海峽論壇這個以“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突出民間性、草根性與廣泛性的兩岸交流平臺中,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基層民眾正在更多、更廣地從交流合作中分享成果。從今年起,海峽論壇將常態化,縱觀三屆海峽論壇,每一屆都比之前更加成熟、同時不乏創新。隨著活動的不斷深入與發展,海峽論壇必將成為兩岸民眾心靈溝通的紐帶與橋梁。(記者 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