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臺北賓館外景
臺北賓館闖入大陸人的視線,是在2008年11月。那天,馬英九在這裡會見了首次赴臺的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短暫的會見時間不足以呈現臺北賓館全貌,其實,在臺灣民眾眼裏,臺北賓館因封閉而神秘,因神秘而美麗
臺北賓館建於1899年,日據時代曾是日本總督官邸。從第4任總督兒玉源太郎開始,一直到末代總督安藤利吉,共有16個總督在此居住,並成為當時貴族顯要的社交之地。
二戰時,日本佔據臺灣,曾遭到美軍的轟炸,很多建築被毀損,而臺北賓館倖免于難。1949年,國民黨當局退居臺灣後,臺北賓館一度作為臺灣省主席官邸。1950年,更名為“臺北賓館”,正式作為臺灣執政當局會見貴賓、舉辦重大活動的地方。
臺北賓館建成百年一直未對外開放,故而顯得封閉而神秘。直到2001年,臺北賓館才首次對外開放。最初,每年僅開放幾天,訪客不但需要通過嚴格安檢,甚至還要開包檢查。儘管如此,仍有不少臺灣民眾不惜搭乘火車、坐飛機,百里馳騁,只為一睹芳容。
2003年7月,臺北賓館因蟻患被迫封館翻修,直到2006年5月竣工,才再與公眾見面。當然,每月也只開放1天。
去年適逢臺灣光復65週年,臺北賓館從10月至11月開放了一個月,讓民眾有較寬裕的時間前去參觀。據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紀念,臺北賓館可能又要閉門數月,屆時,想看臺北賓館就需要等更長的時間。
就建築來説,臺北賓館是臺灣第一座引進歐洲宮廷風格的建築,不過,在西式風格中其實也有不少中式細節。臺北賓館的大門位於院落一角,並不寬大,鐵門上鏤刻著兩隻大大的蝙蝠,顯然取自“蝠”與“福”同音的吉祥之意,門上的邊飾也是整齊的“壽”字,頗有中西合璧的味道。
門內是一條彎彎的林蔭道,走過拐角,一座美麗的巴洛克式小樓——“洋館”便映入眼簾。坐北朝南的“洋館”,正前方是石砌的圓形噴泉,流水潺潺;周圍綠樹婆娑,碎石小路蜿蜒成景。
“洋館”1901年落成時,採用的是強調對稱與和諧的新文藝復興樣式;1911年重新改建,又有了馬薩斜頂、希臘山墻、羅馬柱面和巴洛克式風格雕飾。與其他歐式建築相比,“洋館”不算寬敞,但不掩華麗。其主體建築分兩層,一樓用於辦公,二樓為臥室及起居室。室內雖裝飾成維多利亞風格,但整棟建築裏沒有一幅油畫,倒是在書齋的墻上,挂著兩幅前日本總督的書畫複製品。
當然,臺北賓館不可能沒有日本元素。“洋館”斜後側,還有一棟日式木建築“和館”。據説是一位總督不喜歡西式建築,特意修建“和館”自住。“洋館”、“和館”截然不同的建築風格,無言地訴説著臺北賓館的百年滄桑。
一棟建築的生命力,僅有美麗是不夠的,還需要歷史傳奇來裝點。2008年11月,海協會會長陳雲林首次訪台,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這裡會見了陳雲林一行。雖是短短幾分鐘,雙方發言、互致禮品,臺北賓館因此成為重要見證者,與歷史事件一起載入史冊。
今天,臺北賓館已經很難再神秘,臺灣歌手周傑倫在此拍攝了專輯《雨下一整晚》的MV,島內婚紗業者對它漂亮的庭院表示了濃厚興趣。如果大陸游客碰巧每月的第一個週日在臺北,也能順便看看這個臺灣的神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