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追憶臺灣眷村過去時

時間:2010-04-13 13:23   來源:SRC-83

  臺北地標“一〇一”大樓腳下,保存有臺北地區最古老的眷村——四四南村。眷村是臺灣特色的社會生活形態之一,泛指1949年前後自大陸各地遷臺的軍公教人員聚集社區。四四南村是1948年底自青島遷來臺北的“陸軍聯勤兵工廠”員工及家屬自建的居所。該村落的改建工程已成為全臺800多處眷村的示範之一。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

圖為2006年由臺北市文化局首次舉辦的“臺北眷村文化節”。 中新社發 張煒 攝

  5年前,表現臺灣眷村生活的電視劇《再見,忠貞二村》曾在島內熱播,並開島內眷村影視風氣之先;1月18日,應觀眾要求重播此劇,“眷村”和“眷村文化”重新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

  在過去幾年裏,幾部關於眷村的文藝作品爆紅,不僅讓“外省人”沉醉,也吸引了不少的“本省人”一窺究竟。此外,眷村小説選集等書刊也有出版,不僅如此,吃眷村菜一時間也成為一種時髦。眷村,作為臺灣漸逝的一種特殊居住和生活形態,因為人們的追憶而鮮活地存在著。

  追憶眷村過去時

  眷村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説來,當年國民黨到臺灣的200萬軍政人員在臺灣的落腳地和聚居區都叫眷村。狹義説來,僅僅指60萬軍人及其眷屬落腳地。

  眷村不是一個自然地理及行政概念,而是作為一種特殊的族群文化,特殊地産生,特殊地存在。不管廣義還是狹義,眷村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生活非常簡陋和艱難。

  在桃園縣楊梅陸軍埔心眷村長大的筱麟説,眷村的房子最初多是用竹子、泥巴糊成,刮颱風、下大雨時常常搖搖欲傾。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或改建或拆遷,如今分佈在臺灣島內的700多處眷村已所剩無幾,大臺北地區更是已經沒有完整的村落,只有零星散戶,沒有了昔日的炊煙嫋嫋、雞犬回捨得景象。眷村的消逝,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標誌著一種特殊生活形態的失落。

  而眷村文化的價值,近來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和重視。

  《再見,忠貞二村》導演梁修身説,當年拍這部電視劇,他們就是在嘉義大林一個開始拆遷的眷村現場取景。演員林青霞就曾在那個眷村住過。然而等到電視劇殺青,這個眷村也瀕臨消失,一時成為劇組人員的心頭之慟。

  為了保留眷村文化,有人大聲疾呼在都市改造的同時注意保留一些眷村,有人開始做田野調查,有人開始拍紀錄片……

  眷村文化熱寶島

  為了留住特殊年代尋常百姓的喜怒哀樂、生死歌哭,再現眷村記憶,有人創作了眷村題材的文藝作品,於是,除了《再見,忠貞二村》,電視劇《光陰的故事》、《閃亮的日子》和舞臺劇《寶島一村》等文藝作品應運而生。

  《光陰的故事》在臺灣中國電視公司首播,許多人都看得如癡如醉,不光是上點年紀的人看,不少年輕人也成為擁躉。中視由此拿下晚間8點檔的收視冠軍。而中視上一次拿到收視冠軍還是首播《還珠格格》那年的事了。

  《光陰的故事》表現的是上世紀60年代眷村生活:本省女子陳秀好邂逅外省老兵孫玉章,二人萌生愛情繼而結婚,雖然言語不怎麼通,但感情甚篤,相守終生,兒女滿堂。伴隨著臺灣經濟的起飛,眷村的人們演繹著他們的激情嚮往和歡樂悲傷。《閃亮的日子》可以説是另一個《光陰的故事》,但故事架構不局限于眷村。兩部劇的故事不同,但感動卻是一樣,因此播出後好評如潮。

  至於舞臺劇《寶島一村》,講的是當年隨國民黨來臺軍人在眷村的故事。長達3個半小時的舞臺劇,述説了那個大時代下特有的悲喜哀樂。從領門牌開始到眷村改建,從無奈飄零到落地生根,從1949年到1988年,3個眷村家庭,50年的陳年往事,讓臺下的觀眾看得唏噓不已。《寶島一村》2008年12月首演就造成轟動,場場爆滿,一票難求。來年2月加演,門票幾天之內全部賣光。

  除了上面所説的眷村文藝作品,臺灣還推出了兩部眷村小説集,一部叫做《臺灣眷村小説選》,其中有臺灣知名作家朱天心和苦苓的同名作品《想我眷村的兄弟們》。還有一部《最後的黃埔》,從老兵的角度講兩岸的離情,其中也涉及頗多眷村生活。

  吃眷村菜品眷村味

  記者2009年11月底剛到臺灣時,朋友見了面,許多人都説,最近發現了不少眷村菜的館子,門面雖然不光鮮,但味道還很不錯,有機會可以嘗嘗。後來順道去了幾家,居然家家座無虛席。

  一天,記者與臺灣媒體同仁吃飯,選了臺北知名的眷村菜館“忠南飯館”,這是一家有61年曆史的小飯館。61年來,店裏的陳設幾乎沒有任何改變,當初幾張桌子,現在還是幾張桌子,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老主顧不願意讓老闆裝修。那天記者打電話過去訂餐,結果電話那頭回話説,本店沒有訂餐,要吃可以早點來,記者只好提前去佔座位。飯館有梅菜扣肉、韭黃牛肉、豆干肉絲、豆瓣魚、回鍋肉,川、湘、浙味醇地道,物美價廉,賓主盡歡。配合人們吃眷村菜的熱情,出版社還適時推出了眷村菜譜,圖文並茂地教人們如何做眷村菜。

  為什麼最近眷村又在島內引起關注和追憶?親民黨前文宣部副主任吳昆玉認為,一方面是臺灣的政治氣候,另外一方面還是人們的懷舊情結使然。

  眷村年代,人們物質生活困苦,但精神世界富足,人們互相扶持,相濡以沫。搬進公寓大樓後,雖然有水電煤氣,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是越來越冷漠。如果眷村是整體搬遷、整體安置的還好,左右鄰居不過是重新組合,雖然串門再不如眷村那麼方便,那麼頻繁,但是那些老人還是可以每天在固定時間到公寓的中廳去碰頭聊天,閒話家常。如果是各自東西,那就慘了,一開始真的會很不適應,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

  吳昆玉以前住過的高雄左營眷村海光二村,現在已經變成高鐵左營車站了。眷村雖然正在消失,但其歷史記憶永遠不會在人們心中消失。(吳亞明 聶傳清)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