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鎮,原名“張路寮”,地理位置位於楊梅地塹東段的出口,是昔日湖口往中壢、桃仔園的道路要衢,早期曾在路邊設有警戒盜匪的張望寮,以保護行旅安全,客家人稱之為“張路寮”。
後來張路寮逐漸形成村莊,於是以張路寮具有鎮護行旅平安之意,而命名為“安平鎮”。到了日治時代,1920年實施地方行政區域變革時,將安平鎮簡化為“平鎮”。
如今的平鎮,已是桃園縣的主要城市之一,市區人口稠密,工業區工廠林立,郊區則處處農田埤塘,工業與農業相依,城鄉風貌並存。平鎮地勢平緩,土地多已開發,缺乏登山步道與觀光休閒景點。
為提供民眾休閒活動的去處,平鎮市於是規劃將石門大圳流經平鎮的幹渠及支渠的水圳路,規劃為平鎮綠色廊道,並以“一廊道一特色”的理念,分別在石門大圳幹渠的山仔頂段、鎮興段及過嶺支渠、社子支渠,分別打造為“相思仔”、“仙丹花”、“櫻花”、“流蘇”四條步道,以供人行及自行車使用,逐步建構平鎮市的環狀自行車系統。
最近我分兩次來訪,親自走過平鎮這四條綠色廊道。這次出遊最特別的收穫,是對石門大圳的歷史有進一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