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去年10月底正式開園,廣大的腹地、充滿特色的綠建築,成為當地鮮明的地標;園區內不僅可見南部客家文化,也將曾經繁榮的煙樓原貌重現。造訪內埔也別忘了喝杯臺灣巧克力,以濃香的口感記錄旅程。
去年底正式揭幕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其實已籌備多年,記得上次前往探個究竟時,園區裏只有1棟建築,周邊環境還相當單薄。沒想到這回在開園後重遊舊地,規模早已不可同日而語。通往園區的道路上,6座金屬鏤空的巨型傘架,除了是鮮明的地標外,也有著客家油紙傘的象徵意涵。
傘架下噴泉廣場水舞波動,廣場旁還有客家美食與文創商品展示區,相鄰的常設館中則介紹著六堆(包含佳冬、長治、麟洛、竹田、內埔、高樹、美濃、萬巒等地)聚落的發展過程,歷史涵蓋300年之久。透過像是伯公、敬字亭、伙房等模型展示,讓民眾能快速地擷取六堆地區的客家特色與精髓。
懷舊煙樓 記錄昔日風光
當然,館內陳設少不了藍衫、油紙傘、竹簾這類鮮明的客家印象;也可動手玩一玩,找與家族對應的堂號等互動遊戲。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段描寫客家婦女持家的影片,現場利用螢幕投影外,還實際模擬傳統客家廚房,倣若是出舞臺藝術。
面積廣達30公頃的文化園區,戶外還有大片綠意庭園,就連過去煙業興盛,處處林立的煙樓,也由高樹原貌遷移複製。煙樓內不僅記錄著煙業歷史,更陳列有相關文物、照片,在夯土築成的烘煙室裏,還能窺見當年最傳統的烤煙過程。雖然煙業榮景不再,但煙樓旁也種植少許煙草供民眾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