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

臺灣風味小吃 面食肉圓

時間:2010-03-23 11:00   來源:搜狐旅遊

  度小月擔仔面

  有人說,沒有吃到擔仔面就不算真正吃過臺灣小吃,而最好的擔仔面就是度小月擔仔面。度小月擔仔面是100多年前由洪芋頭先生創立的。當初洪芋頭靠打魚為生,每年的清明到中秋間是打魚的淡季,生意人稱為“小月”。為了度過這清淡的小月,洪芋頭就靠著從福建漳州某師傅那里學來的肉臊做法,用“擔子”挑著面攤沿街叫賣,後來固定在水仙廟前,生意逐日興隆,“度小月擔仔面”的名氣因而傳開。

度小月擔仔面

  營業時間: 11:30 —翌日00:30 (休假日:每月休一日,日期不定,如需確認營業時間請電洽)

  停車狀況:公十一立體停車場(忠義國小正對面)

  營業地址:臺南市中正路16號

  營業方式:現場進食、外帶

  洽詢電話:06-2231744

  西門町“老天祿”

  聽說天王歌星劉德華來臺灣,都必吃西門町的“老天祿”,還大包小包帶回香港,老天祿的名聲也不脛而走了。別看這些鴨舌頭、雞爪、鴨翅、雞心、鴨胗等並不特別,只有嘗試過讓鹵汁滲入齒頰間,你才能肯定口感的厚實!

  基隆“鼎邊銼”

  許多人基隆,都想一嘗鼎邊銼的口味。鼎邊銼是福州小吃,是在福州人家里常可吃到的湯食,里面有肉羹、蝦仁羹、金針菇、香菇、木耳、魷魚、小魚幹、竹筍、高麗菜,內容豐富,真是標準的湯好料多,然而這只是配料,主菜是白白嫩嫩的一片,稱之為“鼎邊銼”。“銼”在臺灣方言中為“爬滾”的意思,其制作是用米磨成米漿,沿著大鍋鼎邊滾下,米漿滑滾的動作叫“銼”,所成白白一片,就是鼎邊銼。鼎邊銼以邢家最有名。

  彰化肉圓

  彰化肉圓的主要材料是特選番薯粉(清明節後產制),上等豬肉、香菇、蛋黃、冬蝦、竹筍,配蔥、玉桂香料,經過配制炊蒸,即是圓形表皮潤澤富彈性的半成品。放入不溫不燥的油鍋炸上數分鐘,撈起澆灑特制的作料——糯米、花生、芝麻糖攪拌而成的甜醬,加上上等壺底醬油。吃起來感覺皮Q餡香,味道可口。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