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將“摩里沙卡”比之為“小九份”,但以它的幽靜雅致與特有風情,“摩里沙卡”就是“摩里沙卡”,獨一無二,兩者截然不同,現在的九份,甚至無可比擬。
“摩里沙卡”是現在老一輩對“林田山”或“森榮”的習慣稱謂,“林田山林場”曾是日據時代東部三大林場(太魯閣、木瓜山、林田山)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也可說是臺灣第四大林場。因為開發林場才建設的社區,極盛時期居民上千人,在叢山腳下走過1960年代最光燦的歲月,直到1987年林業政策轉變後逐漸沒落。
居民大量移出後的林田山,完整保存的上百棟日式庭園屋舍,幽幽地透著山中聚落特有的靜謐氛圍,讓曾經住過那里的人魂牽夢縈,讓曾經造訪過的人為之醉倒,民國90年七月那場大火,康樂新村36棟木屋付之一炬,更不知令多少人傷心落淚。

經過整修的日式屋宇,雖然略失原味,林場山間聚落的氛圍依舊在。(記者謝禮仲/攝影)
當年以伐木為主的林場,人們失去工作機會紛紛遷出後,轉型為森林復育的“林田山工作站”。工作人員照常在木造的辦公廳舍上班,昔日的社區形制絲毫未改,街道寬敞整潔、花木扶疏,木造房舍美觀舒適,居民的住所與辦公場所明顯區隔卻又彼此融合,令人不得不佩服當年社區整體規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