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尋找永恆的春天

圖片來源:搜狐圈子
因為一部臺灣本土電影《海角七號》奇跡般瘋狂賣座,使得該片的拍攝場景——臺灣最南端的小鎮——恆春,從被認為傳統落後乏人問津一下子翻紅成為當前最熱門的旅遊景點。
恆春又是在臺灣的最南端恆春半島之上,隸屬于屏東縣。此地介于北緯22度與23度之間,由于氣候溫暖,四季如春,從前遍地長滿蝴蝶蘭,故恆春的古名“瑯嶠”,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清同治年間,大臣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設縣治,並將其改名為“恆春”。
恆春半島俗稱“臺灣尾”,東臨太平洋,西面臺灣海峽,南邊為巴士海峽。
恆春有一個地理和氣候上的特色,就是“落山風”。每年約從9月到次年3月,來自西伯利亞飽含水氣的東北季風會順著高聳的中央山脈向南吹,到了恆春半島的枋山溪後,由于山脈高度陡降,季風得以找到出口,就順著地形加速吹向海洋,形成了恆春半島有名的“落山風”。
玩法:遊古城 看城門
恆春古城坐落于恆春半島的最南端,恰如其名,這里四季如春、清爽宜人。在古鎮中漫步,南臺灣的風情一覽無遺,特別是四個遺留至今的古城門,似乎還向人們訴說著往日的故事。走在幽靜的民宅小巷里,有時還能發現一些古舊的陶片。它們當中有的有上千年的歷史。
電影里,送模特兒的汽車卡在了恆春西門。因為這里是恆春東南西北四個門中最矮小的一個門,限高兩公尺的牌子就豎在門口。四座城門是臺灣保留最完整的古跡之一,距今有130年歷史。以前很少有遊客來此參觀,如今的西門旁卻擺滿了《海角七號》相關商品,最具特色的是影片的木制明信片,還有印著“茂伯”圖像的鑰匙扣。而位于西門的福德路,是恆春著名的檳榔街,同樣擁有百余年的歷史。
貼士:
恆春航空站:因為落山風問題常關閉。
客運:
1、由恆春搭乘臺汽客運往白沙、北樹林方向之班車至上水泉站,再步行約30分鐘即可到達貓鼻頭公園。
2、由恆春搭往萬里桐的臺汽客運班車,共有6班,在檳榔坑站下車後步行20分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