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轉涼了,又到了泡湯的季節。對老臺北人來說,北投是冬天一定要去朝聖的地方。冬天不去北投走走,享受一下原住民的“女巫之泉”,就不算是真正的臺北人。
“北投”原為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部落居住的地方,而北投(Pataauw)在凱達格蘭語代表女巫的住所。清初,漢人前來開墾,稱Pataauw為北投(八投、八頭)。因此當地原住民都把北投溫泉稱為“女巫之泉”。
高檔平價 各有特色
每次造訪北投,雖然景物依舊,但都讓人有不同感受。北投地區開發較早,漫步在山路上,會讓人感受到一股懷舊風,比鄰而居的各式溫泉會館,散發出濃濃日式設計風格。夏季上山,涼風徐徐吹來;冬天上山,淡淡的硫磺味入鼻,讓人身心頓時輕松不少。
北投陽明山溫泉是全臺溫泉業密度最高、種類最多的溫泉區,最著名的兩個溫泉區:新北投與行義路上溫泉餐廳飯店逾百家,每到夜晚人聲鼎沸。新北投溫泉業者的特色包括低、中、高價位,從平價的露天溫泉,到頂級的五星級飯店,風格迥異;還有古跡溫泉如瀧乃湯、吟松閣,泡湯時宛如搭時光機,整個氛圍回到日據時代。
近幾年新北投地區出現不少新飯店,刺激著老飯店不斷推陳出新,春天酒店、水美溫泉、太平洋溫泉會館陸續完成細部改裝;老字號的水都溫泉會館近完成全館改裝,從大眾湯屋到個人套房全面大改款。
美代溫泉飯店也是老店新開的代表,前身是北投老字號的“隆門大飯店”,擁有難得的景觀,從露臺可直望觀音山,沒有大眾池,但有家庭池,內有青磺、白磺、冷山泉等浴池。另外,標榜全臺最頂級的三二行館也值得一探。行館內可一次泡到三、四種以上、不同泉質的溫泉,還可品嘗五星級大廚料理的各式美味料理。
北投地區有很多金字塔頂端的人,退休後選擇在此定居,每天早起就可以泡湯,視為人生最大享受。對一般人來說,也許無法在北投的豪宅生活,但可以選擇在假日住溫泉飯店,體驗一下富豪的生活。
歷史古跡 時代縮影
到北投,除了觀賞各式造型獨特的溫泉飯店外,許多老北投人也喜歡到溫泉親水公園泡露天溫泉浴場,不必花大錢也能享受泡湯樂趣。另外,還有幾個具歷史紀念意義的景點,也不容錯過。
除了有百年歷史的北投溫泉博物館外,與歷時五年整修完成的北投文物館,還有打開臺灣溫泉史的天狗庵、北投第一座寺廟普濟寺、全臺第一座以原住民為主題的凱達格蘭文化館等,都是北投值得一訪的古跡名勝,參觀這些景點,就可以認識北投溫泉史。
歷經近80年的發展,北投也是許多文人雅士的最愛。曾獲無數文學獎及文藝獎的淩性傑,筆下的北投是:“順著山坡道路向上走,我晃到溫泉博物館,看這典雅的建築保留了一個時代的縮影。它的前身是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緊鄰北投溪,水聲流瀉交響。兩層樓房的磚與木俱皆安穩,我與一群早起的遊客穿梭其中,聽人細數盛衰興替,只見幽光深映,歷史斑駁錯落。”
山徑古道 沉淀心靈
小說家林宜說:“東海岸步行最適合療治失戀。我則以為,北投山行可堪脫卸情傷,整治紊亂的心跳。我氣喘吁吁走上普濟寺。寺中供奉湯守觀音(守護溫泉的菩薩)與子安菩薩(可以向祈求子嗣),亦屬日式古建築。我拾級而上,道旁蕨類植物盡情舒卷,日照不到的石階已經苔痕深密。”
“北投這兒許多路段以光為名,來此之前朋友跟我說,不妨走完一段銀光路試試。趁著天色清朗,我便拎著一壺水往盡頭去。銀光路對步行者來說,曲折且陡斜。走了大約30分鐘,便來到善光寺。”
“離此不遠的天母古道同樣讓人喜歡,這條林中路有崎嶇,亦有平坦。標語寫著要我們當心猴群,路上卻常有一群人停住腳步,驚奇的看著山林里跳蕩的猴子。用腳認識這塊土地,速度是緩慢的,卻可以深長的回味。”
在作家的筆下,北投不是一個只有溫泉的觀光景點,而是一個可以沉淀心靈,又充滿驚喜的地方。其實北投更是一個學習放松自己的地方。在北投,早上爬山、泡溫泉;下午也有人爬山、泡溫泉,大家各自按著自己的生活步調過活,在這里沒有什麼事比泡湯更重要,扒分似乎是別人的事。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