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南化軍史公園的C-119運輸機,機艙可任意闖入。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軍方對于退役武器,標準處理方式是拆毀到“不能再使用”,再以廢鐵名義標售給資源回收商。少數例外是提供給學校當教具,不過,近年為了敦親睦鄰,開始大舉贈送給各地方政府,供其擺放陳列。臺灣第一座類似公園,是2000年成立的基隆“役政公園”,但多年下來,許多展示的退役武器,都已經破敗不堪。
彰化縣溪湖鎮是臺灣防務部門前“部長”陳肇敏的故鄉,他在臺空軍總司令任內特別捐出C-119、F-104、F-5給故鄉成立“戰機公園”。十年下來,當初粉刷一新的戰機,都已經褪色嚴重,機艙寬敞的C-119運輸機,一度還有情侶撬開艙門闖入,在里面大玩“機震”;鎮公所不但須將門上鎖,甚至連駕駛艙的窗戶都上鎖,才能阻止“機”床族闖入。
位于臺南南化水庫的軍史公園,擁有各式軍機、飛彈、登陸戰車、軍艦桅桿、船錨、火炮等武器,堪稱臺灣規模最大。鄉公所原想將公園外包,也喊出“鄉民共同投資”,但都不成功。前鄉長甚至一度為爭取水庫補助費,宣布“住飛機抗議”,將C-119的機窗敲破裝上抽風機,在艙內裝了洗手臺、日光燈、插座。幾天抗議結束後,鄉長光榮返家,飛機卻也未再回復原狀。
如今南化的狀況遠比溪湖更差,園區的草,長到膝蓋高,軍機甚至連輪胎都噴上銀漆;C-119原本用墩座撐住起落架,但在某次臺風中“滑落”,機輪直接壓地,如今輪胎已經完全壓扁。
位于桃園國際機場的航空科學館,當初開幕盛極一時,但30年下來,除了拿掉“中正”兩字之外,展品幾乎沒有改變;戶外的陳列機雖有定期重噴漆,但顏色、字體也都錯誤百出。
不只地方政府不用心,提供退役武器的軍方,心態也是馬馬虎虎。
例如高雄科工館的F-104,與南投集集陳列的另一架同型機,號碼居然都是“四三○三”,但根據飛機迷考證,兩架飛機都不是真正的“四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