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旅遊

綜述:赴臺個人遊陸客興奮出行 臺灣歡喜迎客

時間:2011-06-30 08:2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臺北市觀光傳播局局長趙心屏介紹為大陸遊客準備的伴手禮。吳亞明攝

廈門五通碼頭,退休教師黃榮華、蔣瑞華夫婦出發前打著手勢。徐林 蔣升陽攝

  北京:出發興衝衝

  本報記者 尹婕

  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江6月28日晨在首都國際機場宣布,大陸居民赴臺灣個人旅遊正式啟動。從北京、上海、廈門三地出發的首批共計290名遊客分別搭乘10個航班和1艘遊輪赴臺灣,進行深度旅遊。

  上午8時35分,北京首批赴臺灣個人旅遊的61名遊客搭乘CA185次航班飛往臺北。81歲的蕭女士與女兒、兒子、兒媳4人一同參加首發團。談到個人遊對自己的吸引力,她說:“不至于像團隊遊那麼趕,可以自由安排行程。”

  據中青旅自由行分公司產品中心副總經理張琦介紹,參加個人遊的遊客,除了需要預先告知臺灣方面住宿的酒店及往返航班外,在臺灣期間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行程,自由度更大。目前,北京、上海、廈門共有33家旅行社獲得資質經營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業務,大陸居民可委托指定旅行社代辦代訂機票、住宿和在臺旅遊行程安排。

  記者注意到,在首發團遊客所持的《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上,代表團隊的標志“L”換成了代表個人的“G”。同時,從28日起,北京市民可到全市18個出入境接待大廳辦理“赴臺個人遊”簽注業務。另外,根據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細則,符合條件的大陸遊客有兩種:一是20歲以上的成年人,需要提供不動產、存款或信用卡額度等財力證明;二是18歲以上的在讀大學生,這類人群不必提供財力證明。

  目前,大陸遊客赴臺個人遊實行雙證管理模式,即申請人向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個人旅遊簽注,同時還要向臺灣相關部門申請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兩證齊全方可赴臺。另據臺灣方面要求,大陸遊客赴臺旅遊必須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出境部港澳臺處總監劉英豪指出,赴臺旅遊將會產生細化市場,與傳統臺灣團隊遊相比,赴臺個人遊產品可滿足消費者深度體驗和感受臺灣本土文化、民族風情的需求,將更加受到追求個性化的年輕遊客喜愛。

  大陸旅遊業界表示,將推出數十款不同主題的赴臺個人遊產品,具體細分為文化主題、時尚主題和樂享主題,並將適時推出鐵路旅遊線路和生態旅遊線路。繼赴臺個人遊首發的臺北和日月潭兩個目的地之後,個人遊目的地還可擴展到高雄、花蓮、清境、墾丁、阿里山等地;出發天數也可從6天單個或兩個目的地體驗擴展到5至8天多目的地體驗。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第二批赴臺個人遊已經開始接受報名,並辦理手續,第二批遊客預計將于7月底出發前往臺灣。

  臺灣:迎客喜滋滋

  本報記者 吳亞明

  6月28日上午,來自廈門的數十位個人遊大陸居民經由“小三通”乘船至金門,再轉乘島內航班分別抵達臺北松山機場和臺中清泉崗機場,成為首批登陸臺灣本島的個人遊陸客。據了解,28日一整天,共有290位個人遊陸客來臺。

  對首批個人遊旅客的到來,臺灣各界表現了極大的熱忱。在清泉崗機場,臺中市政府及立榮航空公司除了安排熱情的少數民族舞蹈來迎接客人,還送上太陽餅、荔枝等伴手禮。臺中市旅遊觀光局為歡迎個人遊陸客,出動機場快捷公交車送首發團陸客到臺中火車站,中午安排到當地一家知名酸菜白肉鍋餐廳用餐。在松山機場,臺北市觀光局局長趙心屏親手為每個旅客奉上牛肉幹、鳳梨酥、珍珠奶茶等食品,並現場發放了消費禮券,希望他們能在臺北多玩幾天。臺北的101大樓也舉行隆重的迎賓儀式,迎接陸客的光臨。

  旅客們十分開心。來自上海的熊先生,這次帶著妻子、女兒及岳母一同來臺灣。熊先生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二次來臺灣,預備待5天4夜,大部分時間會待在臺北市,沒有刻意安排行程,就是想吃吃臺灣小吃,看看臺北風光。下次再來,或許會在臺南或高雄待幾天,讓自己放松一下。

  離開臺南老家60多年,葉素枝、葉素貞老姐妹借個人遊從廈門經“小三通”回鄉探親,順道旅遊。69歲的葉素枝表示,她原本家住臺南,1947年,5歲的她和3歲的妹妹葉素貞,隨父母到廈門外婆家,後來因為戰亂,一家人就再也回不了臺灣的家,姐妹倆今天回臺是為圓父母沒有完成的夢想。葉素貞說,她們此行會先在臺中市短暫停留參觀,接著會北上旅遊,再留兩天回臺南探親及為奶奶掃墓。

  個人遊首日,有兩位客人抵臺後第一站就選擇到臺北的新光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新光健康管理公司總經理洪子仁告訴本報記者,這兩位女士分別來自廈門和上海。廈門的陳女士28日當天做了計算機斷層心血管檢查。上海的胡女士,則安排了3天2夜的行程,除1天為私人商業行程,其余都是健檢及醫美療程。

  自從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大陸遊客成為臺灣商家業者眼中的“財神爺”,去年,大陸遊客赴臺的數量不僅超過了日本,大陸遊客也超越日本成為在臺的消費大戶。臺灣旅行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許高慶預估,相較于團進團出的旅客,個人遊所創造的經濟效益絕對是加倍的。

  島內輿論也積極評價,《聯合報》社論認為,陸客以個人遊方式到訪,開創兩岸人民直接對話交流的機會,為兩岸和平增添契機。

  廈門:就近遊臺灣

  本報記者 蔣升陽

  6月28日上午,廈門五通小三通碼頭,參加大陸首批赴臺個人遊的遊客從這里啟程。

  今年26歲的周周是廈門某公司職員,她是典型的“驢友”,又特別喜歡臺灣電影。她說前年看了臺灣電影《海角七號》,去年又看了《艋胛》後,一直對臺灣情有獨鐘,但緊張、中規中矩的團隊遊又不能使自己玩得盡興。個人遊啟動後,她第一個到廈旅國際營業部報名,並為自己量身打造了“臺灣深度十日遊”,行程安排了《海角七號》拍攝地墾丁及《艋胛》拍攝地臺北萬華區。

  郭先生從事旅遊行業多年,在臺北有許多親朋好友,曾組織了不少大陸遊客參加臺灣環島團隊旅遊。他說,此次廈門作為赴臺個人遊的試點城市之一,對業者而言是極大的利好消息。一方面,它豐富了赴臺遊產品及市民出遊臺灣的選擇范圍;另一方面,以市場為導向,充分滿足了大量探親及商務客人的需求。因此,他很早就預訂了機票、酒店,準備先行體驗,以便更好地向客戶介紹產品。

  廈門市旅遊局局長黃國彬對記者表示,首批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遊客順利啟程,是兩岸旅遊合作的重大突破。“小三通”赴臺個人遊是廈門的獨特優勢,廈門將努力把赴臺個人遊做好、做強、做大。

編輯:王小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