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遊客高歌一曲歡度除夕。
本報記者 陳曉星攝
在淡水圍爐聯歡的大陸遊客。
本報記者 陳曉星攝
去年7月大陸遊客終于可以赴臺旅遊後,也許是期待太久,或者是盼望過切,島內並沒有馬上出現預想中的遊客人潮。是團費偏高?手續繁瑣?還是不能自由行?或者時過境遷、大陸遊客已有了更多的旅遊地可選擇?島內媒體和業界對此議論紛紛。
己醜年春節前夕,好消息傳來——大陸遊客臺灣過年團報名火爆!年前島內已向大陸遊客發出超過1.4萬份旅遊證件。從除夕到大年初六,已經有超過1.3萬人次的大陸遊客登上寶島,大年初一赴臺的大陸遊客更是首次突破臺灣方面規定的每天上限3000人。
除夕圍爐聯歡
這個年,大陸遊客在臺灣過得怎麼樣?
除夕夜,臺北淡水漁人碼頭,情人橋畔的海龍王深海魚餐廳,300多名大陸遊客在此參加“來臺旅遊兩岸除夕圍爐聯歡晚會”。舞獅、紅包、小禮品、龍蝦頭盤、電音三太子賀歲表演……再加上歌聲、掌聲、歡呼聲,熱鬧喜慶的氣氛自始至終洋溢全場。大陸遊客無論來自北京還是上海,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上臺就唱,站起來就舞,北京一對小姐妹的《北京歡迎你》剛唱完,上海阿姨自薦來一段滬劇,接著一對老夫妻的《愛拼才會贏》獲得滿場掌聲。好歌不怕重復,又有一家人上臺齊唱《愛拼才會贏》,臺灣北航旅行社的陳秀美在臺下和著節拍手舞足蹈,連呼:“厲害!厲害!個個都能表演。”
大陸的小遊客們表現得更是得體大方,一句:“今年我來臺灣過年,明年歡迎你們到北京過年!”或者:“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引得滿場歡笑,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總會理事長姚大光馬上上臺派發紅包。北京姑娘白潔恰逢除夕當天生日,除了紅包之外,旅行社早早為她備了蛋糕,各團的導遊帶動全場唱起生日快樂歌。白潔捧著禮物興奮地說:“這個年過得太有意義了,這個生日讓我終生難忘。”
來自上海的退休工人楊阿姨對記者說:“到臺灣來旅遊太親切了,講的話、吃的東西、風俗人情都親切,我明天就要回去了,但我還會再來的。”記者問她對哪里印象最好,她說:“都好都好,臺北故宮要看吧?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最南端墾丁的海景,這些都蠻好,我拍了好多照片回去慢慢看。”
60年來第一次
姚大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是60年來大陸遊客首次在臺灣過年,我們不敢怠慢,希望給他們一個美好、深刻的印象。”據他介紹,為了迎接此次春節假期的大陸遊客,他們在機場、各景點都安排專人協助各接待團旅行社工作,公會也有專人值班,處理協調解決突發問題。
談到大陸遊客赴臺旅遊的前景,姚大光非常樂觀,他表示,年前大陸公告河北等12個省區成為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第二批開放區域,對提升大陸遊客數量大有助益。
年前,臺灣有關部門也修正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規定,放寬了大陸遊客赴臺的限制。比如“大陸居民僅需持大陸地區機關出具的證明文件即可申請來臺觀光”,最低組團人數從10人以上調降為5人,在臺停留期間從10日延長為15日。另外,臺灣旅行業保證金額度從200萬元(新臺幣,下同)降為100萬元,旅客逾期停留行蹤不明每人扣繳的保證金額度從20萬元調降為10萬元。
讓人歡喜讓人憂
年假期間在臺北,如果你在臺北故宮、101大樓、“國父紀念館”廣場,一定會與大陸遊客相遇,他們落落大方地拍照、購物、喝咖啡,在臺灣享受春節假期。一輛路邊等待的旅行車旁,臺灣導遊聽說記者來自大陸,熱情地說:“我很喜歡你們大陸的遊客,他們直爽熱情,好相處,購買力超強,在臺北故宮,我們認為很貴的紀念品或名畫復制品,幾乎每人都買。”我告訴他,有臺北人抱怨大陸遊客在臺北故宮參觀時講話聲音太大,或者在百貨公司的滾梯上不靠右站,或者拍照時擋住通道等等,那位導遊倒是很替自己的客人說話:“也不都是大陸客啊,我們自己人,特別是從其他縣市來的也會很吵啊!”
也有遊客圓了遊臺灣的夢想之時,尚有不滿之處。最不滿的是半強迫性的購物。“如果你不買,導遊的臉色就難看,或者只招呼買東西的人。原以為臺灣旅遊業發達,人的素質高,原來也來這一套啊。”還有一位遊客臉色難看地說:“臺灣跟我想象的不一樣,之所以過年來這里,是覺得大家都是同胞,也沒有語言障礙,可我在夜市買東西,攤主非常不友好,愛搭不理的,真是莫名其妙。”也有人抱怨在臺灣過年看不到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去問前臺,他們告訴我們,飯店沒有央視的節目,真掃興!我在美國也能看到央視四套的春晚啊。”
雖然有小小的不愉快,但相信這次在臺灣過年的體驗,會成為大多數大陸遊客珍藏的記憶。萬事開頭難,畢竟經過漫長的努力和等待,現在我們享有暢遊寶島的機會,這是一個愉快的開始,希望臺灣與大陸遊客,相看兩不厭,共寫美麗的故事。
(本報臺北2月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