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臺遊”解禁以後,團隊價格就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問題。
6月21日業內傳出消息,上海赴臺灣旅遊首發團價格定為12880元,北京各大旅行社也表示首發團價格將在萬元以上。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攜程公布的網絡調查數據卻顯示,43%的受訪者期望價格能在5000元以內。
在現實與夢想落差的背後,反映了兩岸旅行社期望將臺灣遊打造成“高價遊”的野心。
“好感”重于一切
國臺辦內部人士表示:“開放臺灣遊將是非常謹慎的一個過程。看看當年港澳遊後來‘零團費’打的一場亂仗,臺灣遊一定要避免走港澳遊的老路。現在我們關注的已經不是宣傳臺灣,而是如何給這個市場降降溫。”
“降溫”體現在時時刻刻。據透露,6月23日臺灣旅遊工會總會接到舉報,臺灣地接社與廣東五家旅行社私下簽訂低價團合同,以每位大陸遊客45美元開銷/天的價格售團。而根據臺灣觀光局新出臺的《大陸人民來臺從事觀光活動許可辦法》(下稱《許可辦法》),為了打擊低價走團擾亂市場,臺灣地接社給大陸組團社的最低定價不得低于80美元/人/天。
國臺辦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將重視低價走團現象。“如果不嚴加控制,幾個月後,低價臺灣團的趨勢就可能在業內蔓延,到時候失去的不僅是大陸遊客的旅遊保障,更是對兩岸好不容易才打開的旅遊業的傷害。我們可能會通過國家旅遊局,取締低價走團的大陸旅行社的組織赴臺旅遊資格。”
除了“嚴打”低價團之外,臺灣方面還修訂了若幹遊戲規則保障臺灣遊。例如為維護旅行團質量,六月重新修訂的《許可辦法》規定,臺灣旅行社要取得接待大陸遊客資格必須繳交新臺幣200萬元保證金。
國臺辦下屬單位海峽旅行社是第一批獲得組團臺灣遊資質的大陸旅行社之一,總經理馮卓志表示:“單純作為一個旅遊產品,臺灣遊絕非不可替代。但是多年以來無數遊客為了一睹寶島而大費周折,甚至繞道前往,就是因為兩岸之間由于歷史而產生的朦朧感和親近感。所以赴臺遊絕不能被看作單純的商業行為,兩岸業者在運作的時候需要謹慎,保持大陸客人和臺灣業者互相的好感。”
“讓利不讓路”
盡管兩岸相關機構對臺灣遊開放持“降溫”的態度,但整個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產業鏈卻一直持續“高燒”。
6月17日國家旅遊局公布第一批指定經營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業務旅行社名單,全國33家旅行社獲得組團資格,其中北京11家。
資深業內人士透露,業內早有預計,臺灣遊開放初期由于組團社資格的限制和配額制,一定能夠大賣。因此早在一年前就有旅行社為了爭奪組團資格大打政府公關牌。一家大型民營旅行社的董事長曾抱怨:“臺灣遊市場完全落到了少數幾家國有企業手中了,我們分不到這杯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