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木偶戲的一種。布袋戲是把傀儡托在掌上搬演,所以在臺灣,布袋戲又叫做掌中戲。因戲偶小巧而裝以小戲籠,與提線木偶大籠相對,故又名之為小籠。
臺灣布袋戲,是在明末清初由大陸的福建和廣東傳入的,在民間流傳十分廣泛,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臺灣同胞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不斷進行改革,使古老的布袋戲又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布袋戲在明末清初隨著大陸閩粵移民傳入臺灣,幾百年來在民間流傳十分廣泛。臺灣布袋戲以戲路、詞調、樂調不同,分成不同的流派,主要有南管、北管、潮調、外江和歌仔調等。它們各具特色,相互影響滲透,逐漸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色彩且十分精美的民間戲曲藝術,深受臺灣同胞的喜愛。
臺灣布袋戲
布袋戲興起于明代,清代時成為偶戲中的重要戲種。因其表演時以手控制布偶動態,將偶戲之身及造型之美盡現于掌中,故稱為“掌中戲”。清朝嘉慶以後,這種輕便靈活、小巧細膩的偶戲,挾其規模較小,戲金便宜,表演技術高妙的優勢,曾風靡閩南一帶,深受百姓歡迎。布袋偶戲傳到臺灣後,在臺北劇團林立的新莊一度興起了風潮。
臺灣布袋戲的角色分為生、旦、凈、末、醜。在故事內容上,臺灣布袋戲多取材于我國古老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説,著名的劇目有《西遊記》、《廖添丁傳奇》等。
演出時,戲臺下人頭攢動,擠得水泄不通,臺上手藝高超的藝人們則在幕後,一面用手熟練地操縱戲偶,表演各種細膩的動作,一面還要模倣各種人物聲調,繪聲繪色地敘述劇情,其中既有引人入勝的道白,也有典雅婉轉的清唱,時而還插入一些幽默有趣的俚語,配合著後場悠揚的音樂,一個個雕刻精美的戲偶,活靈活現,逼真傳神。戲臺雖小,卻道盡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善惡美醜。
戲偶的造型以及偶頭和服飾的製作是表現劇中人物身份和個性的關鍵。近些年來,臺灣藝人們對傳統的臺灣布袋戲進行了改革創新。臺灣傳統布袋戲的戲偶比較小,為了演出效果更好,他們逐漸把戲偶做大,大的戲偶有1米多長,四肢、五官也都改由電動操縱,使戲偶更顯得活潑靈敏,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