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二章新君登基——靖康恥的前前後後(上)

時間:2013-01-29 09:55   來源:中國臺灣網

  第二章新君登基——靖康恥的前前後後(上)

  為什麼總挨打第二天上朝問蔡確(時任宰相):“昨日命斬之人行刑否?”

  蔡確回奏道:“正欲奏知。”

  神宗:“有何疑義?”

  蔡確:“祖宗以來,未嘗殺士人,臣等不願自陛下始。”(不能壞了祖宗規矩,其實許多的規矩就是在神宗一朝壞的。不過蔡確如此講話,也是出于制衡君權,值得讚揚!)

  神宗聽了無可奈何退而求其次:“不如刺面發配嶺南荒蠻之地!”(刺配之事發明者為趙匡胤。)

  時任門下侍郎的章惇卻越眾而出大聲道:“如此不若殺之!”

  作為臣子敢如此講話,怕是除了章惇之外更無旁人。

  神宗皇帝聽在耳中也不禁遲疑片刻,納罕地問道:“何故?”

  皇帝有此一問,朝堂上眾文武也為章大膽捏了一把冷汗。

  章惇慷慨陳詞道:“士可殺不可辱!”

  這樣的回答當真令人氣結!

  神宗聽了多少有點臉面上挂不住了,當著朝中文武被臣子頂撞無論如何也不是件開心的事,他悻悻道:“難道說我富有四海,貴為天子竟連一件快意的事也無法做啊!?”

  當皇帝當到這個份上確實也夠憋屈的,本來皇帝已經讓章惇擠兌到這個份上,足可以見好就收了吧!誰知道章惇仍是不鹹不淡地回道:“如此快意之事,不做也罷!”

  這哪里是什麼姦臣的嘴臉啊?便是縱觀史籍似章惇這般的直臣也鮮有所載!沒有約束力的君權破壞力極為可怕,君權至上的專制王朝時,便有章惇這樣的諍臣,如此一朵奇葩竟被史官記為毒草,天理何在?

  向太後怕是對這個敢于當面頂撞自己丈夫的人早有所耳聞,等她聽到章惇建議應立哲宗的同母弟簡王之時,不由地有點失望。兄終弟及顯然是對的,章惇的建議無可厚非。只是他卻沒有設身處地地站在向太後的角度替她考慮一下。

  神宗雖說兒子有一大堆,卻沒有一個是向太後所生。

  哲宗雖死,一母同胞的弟弟卻在。朱德妃這時已晉位為太後,宣仁老太後為什麼要打壓朱德妃,向太後早已是心領神會,默契于心。

  聽章惇這樣說,她只得婉轉的表白道:“老身無子,諸王皆為神宗庶子,莫難如此分別?”

  這話初聽似乎特別的敞亮,其實稍作推敲就不難察覺出其中弦外之音。向太後這樣說其實已經委婉地表達了她的不同意見,對于再立哲宗同胞弟為帝斷斷不行。

  章惇這時也覺察出向太後的心思所在,但是他骨子里的倔強不減,侃侃言道:“以年長而論當立申王佖!”

  他其實是在故意給向後難堪,既然兄終弟及不可以,立長總不會有錯吧!

  章惇這樣說也是有他的道理,為了不再出現後宮垂簾聽政的事,他的建議著實不錯。要是再出現一個類似宣仁太皇太後聽政的狀況,絕非社稷之福,對于他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

  向太後對他的不識趣多少有點不耐煩了,于是接口道:“申王有目疾,不可為君。于次端王當立。”

  向太後這番話說的極為冠冕堂皇,申王有一只眼是瞎的。

  的確,這樣的一國之君怎麼能威服萬邦?接下來她推出的人選才是她最想說的!這才是今天所要做的事情!章惇一聽向後所言,見她終于和自己攤牌了,索性也顧不得其他直言無忌了。

  章惇脖子一梗,大聲道:“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誠哉斯言!如果此時向太後能聽從他的話,不再固執己見,那麼北宋王朝的滅亡與否可能仍是個疑問!可惜老太太心中早就有了最佳人選。這時候提出來表面是尊重眾臣子,其實只是走個過場罷了。

  章惇的話音剛落,旁邊閃出一人厲聲喝道:“章惇閉嘴!一切但聽太後聖裁。”

  眾人定睛看時,原來是曾布。大多數現代人對于這個名字不是太過熟悉,但是略具文史知識的人定知道他的兄弟曾鞏。曾布此人是真正的德不勝才之輩,這時跳將出來阻止章惇的再次開口。

  向太後見曾布主動向自己示好,不由松了口氣,這時候她話鋒一轉才說出先帝的遺言。她說哲宗在彌留時候曾說“端王福壽仁孝,可繼大位。”

  為了加強這話的可信度,她還拉出哲宗生母做見證人。章惇一見大勢已去,只得選擇了沉默,這也是光棍不吃眼前的虧的精要所在。大事既定,眾臣于是乎迎端王入宮,即位于柩前。

  這時候殿上的眾臣子,一齊拜請太後權同處分軍國重事。向太後假意的托辭“以長君辭”。看來這婦人在後宮呆得時候久了,也深諳以退為進的韜略。

  這時的新君趙佶,又是磕頭又是哀求,鼻涕眼淚一大把的挽留。向太後“乃許之”,不是我願意這樣,是你們君臣強烈要求我這樣做的,不得已只有從權,我這樣做只是勉為其難!于是撤了不久的簾子重新又挂了下來,唯有的區別就是簾後的人換了。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