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皇帝換了人來當

時間:2013-01-29 09:55   來源:中國臺灣網

  皇帝換了人來當

  神宗第十一子趙佶是如何得到向太後青睞的呢?其實趙佶的最終可以入繼大統說穿了並無什麼怪異之處,此人慣燒冷灶,是個出色的火頭軍而已!

  就在向太後尚活在宣仁太皇太後巨大的陰影之下時候,趙佶就每天去向她早請示晚匯報了!偶爾一天容易,數年如一日堅持下來確實難得!就是這樣的難得之事,趙佶硬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事實再次證明了付出就有回報這句老話,向太後膝下無子,對于這個主動登門承歡膝前的乖巧孩子異常疼愛。

  趙佶另有許多與眾兄弟不同之處,他雅好詩書,喜歡書法繪畫,每日里作畫與臨碑帖佔去了他多半的時間,其余閒淺時光就是呼朋引類、流連風月。這種事情在有宋一代並不是什麼特別出格之舉,文人挾妓出遊更是風雅之事!填幾首供藝伎們淺吟低唱的俚曲艷詞,更是文人業余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功課!

  向老太太在這個歷史非常時刻,首先想到的皇位最佳繼承人當然是非趙佶莫屬了!

  趙佶雅好書畫音律,如果全身心地撲在文化事業方面,相信他的成就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只是造化弄人,他做了皇帝,最終卻只落得身死國滅,遺罵名千載。

  趙佶的悲哀不只是他個人的悲哀,而是歷史與中年民族的悲哀。他的超強藝術氣質雖給後世留下了豐厚的書畫遺產,但他卻親手把千年前那一抹最為靚麗的文明送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之中。在經歷了血與火、文明與野蠻的激烈碰撞之後,從此以後世界上再沒有了宋的絢爛,再沒有了令後人追思仰慕的脈脈溫情!

  向太後在趙佶的一再哀懇之下,終于臨朝聽政。向太後雖說臨朝時間短暫,數月之後就歸政于趙佶,但是她的破壞力和影響力卻是巨大的。

  向太後聽政之初,就盡改哲宗所行之政。

  一個偌大的國家怎麼經得起政事的反反復復。此時的大宋已經和一個病重的老人倣佛,小心謹慎地伺候尤恐有所閃失,向太後所做的事就像是拉著這位老人跳起了踢踏。

  向太後往簾後一坐,首先便為孟皇後恢復名譽,仍復為後。名為元祐皇後,與元符皇後劉妃享受同等待遇!這兩個年輕寡婦是否盡釋前嫌不得而知。

  緊接著詔復范純仁等元祐諸臣的官職,此舉一行,頓時朝野上下好評如潮。她虛相位以待范純仁,可惜范純仁雖有報國之心,無奈年事已高,只能上章奏乞歸鄉養疾。

  向太後本想借重范老的名氣與威望施展一下自己的政治理想,見情況確實如此,只得作罷。無奈之下向太後又拜名相韓琦之子韓忠彥為相。

  韓忠彥為相後,為司馬光、文彥博、劉摯等人平反恢復名譽。寒來暑往,此長彼消。向太後在簾後使勁的折騰了幾個月之後,宣布歸政。

  一來,她確是體弱多病,有心無力。

  二者,她清楚地看到了宣仁在死後數月間的變故,老太太竟被人指為“老姦擅權”!若非是虎死之後余威尚存,還不知被人詬罵成什麼。

  向太後自思她的政治經驗與手腕與宣仁相比不在一個層次,宣仁的前車之鑒足以使她深思!與其如過去的曹後被人強制撤簾,不如自己體面的退出。趙佶見這個扶了自己上馬的婦人主動放權,心中狂喜,口中仍假意挽留一番,表示了堅定地按向太後的既定方針來施政。

  元祐黨去而復來,變法新人無奈之下,只得退讓。

  凡事預則立,顯然新派人物沒有預料到這一天來得如此迅捷。咬牙切齒的元祐臣子哪能錯失這種報復的良機,紛紛上章上表彈劾眾新派人物。有句民諺是亂拳打死老師傅,更何況這些變法派人物的功夫尚未修行到刀槍不入的境界!在那些善于從雞蛋中挑骨頭的人眼中,處處是破綻。變法派諸人紛紛被挑于馬下,首當其衝的正是章惇。

  章惇早已被任命為山陵使去送哲宗靈柩入土為安,他黯然扶柩離京,心情糟糕到了極點,失魂落魄之際無意中又把哲宗靈柩陷于泥淖之中。剛剛回朝中的元祐臣子怎麼能放過這樣的彈劾機會,紛紛上表奏請處罰。

  趙佶早就知曉了章惇在自己即位之前的一番言語,心中的怒火已熊熊燃燒,這次如何能放過這天賜良機,立刻將其罷相。朝中言官繼承了一貫的好傳統,群起而攻之。章惇被貶嶺南,後來移至睦州,最終死在那里。他沒有能親眼見到自己的判斷正確與否,卻首先被清洗出了朝廷——這也是他直言無忌的可悲可嘆之處!

  王安石的女婿蔡卞也成了眾矢之的,有你無我的元祐眾人當然不會容忍他在朝中同列,他最後被發往安徽的當涂居住。緊接著他的哥哥蔡京奪職出居杭州,此人後文濃墨重彩另有細述。(筆者注:蔡京的奪職貶出,卻是向太後與新君趙佶二人權力博弈的結果)邢恕、林希、呂嘉問等人被革職,分別被驅逐出東京城。

  有走的就會有來的,蘇軾也被重新起用,這時正跋涉于返京之途。他的這次起復,與他一個朋友有關,這個人就是王詵——此人就是名著《水滸》中那個借篦子給趙佶梳頭的人,他娶的是英宗皇帝的女兒蜀國長公主,封為駙馬都尉,是宋神宗的舅子。論輩分,趙佶應當叫他為姑父。

  作為皇帝的女婿,王詵卻根本沒有把皇帝的女兒放在眼中,流連風月歡場不說,在家中也是寵愛小妾,寵的那些侍妾敢于當面頂撞公主。神宗聞聽後很是生氣,曾經兩次貶他的官。

  王詵甚至在公主病得厲害時候,故意在她面前與小妾們打情罵俏。見過欺負老婆的,沒有見過膽敢欺負公主老婆的,王詵就是這種人。

  王詵因為蘇軾烏臺詩案的原因,也隨蘇軾的被貶而被貶。而且神宗又因他欺負自己妹妹的事情二罪歸一,處罰力度僅次于東坡學士,二人還真的是難兄難弟!王詵思念蘇學士,這番親口去央求趙官家,新君豈有不允之理,況趙佶對蘇軾也心儀已久。

  蘇軾本是年邁體弱之人,這次得了摯友王詵之助,可以在有生之年北返,那心情之愉悅當真是載奔載欣了。只是行到常州樂極生悲,再也起不得床了,不幾日時間,一代文豪東坡學士便駕鶴西遊了。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