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0

時間:2013-01-09 08:50   來源:中國臺灣網

  春季是一個生發的季節,到處是一派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景象,象徵著樹

  木、小草從曲到直充滿生機的生命力,所以應當早一點起床,在院子里散散步,以

  利于陽氣的生發。中醫還把木與春的特性類比,木在五行中又與肝相應,所以春季

  的富有生機的特性可類比肝喜條達之性,春天是肝主時令的季節,平素肝氣、肝火

  較旺的人在此季節更容易生病,更容易發生抑鬱症、焦慮症等肝氣不舒的疾病,所

  以養生要順從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

  《內經》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意思是春夏是陽令,春時雖然是陽始

  生,但容易感受風寒之邪,所以應注意禦寒保暖。夏時陽極盛,暑熱邪盛,大熱耗氣,

  容易損傷人體之陽,夏夜人們喜納涼,容易感受寒濕之邪,所以應適當蓋覆,以避寒

  濕。秋冬是陰令,秋時陰收,冬時陰

  藏,秋冬之時燥邪較盛,容易傷陰,

  所以宜服用滋陰之品或搽用滋潤護膚

  之品以防燥邪,或者保持居室空氣之

  濕潤亦有助于避免燥邪。冬時寒盛,

  人們喜歡吃些辛辣食品或飲酒以禦

  寒,但太過了容易傷陰,因此,秋冬

  之時既要避免燥邪傷人,還要避免過

  食辛辣和過量飲酒,以防傷陰,這就

  是因時制宜。

  什麼是因地、因人制宜呢?我

  們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意思是:每個地區的水土環境和人

  文環境不同,人的思想觀念、性格

  特徵、生活方式及健康狀態也有較

  大差異,而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人,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