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抓住事業關鍵轉折點

時間:2012-08-19 20:42   來源:中國臺灣網

  要從容、沉穩地去作抉擇!

  講述人

  馬瑩齊魯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烏蘭托婭中韓合資暖倍兒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

  董文潔時代今典集團副總裁

  周瓊陽光企業集團CEO、陽光文化基金會秘書長

  陳楊秋日立(中國)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把90%的金錢投資于脖子以上,你想賺大錢,看你腦子有沒有長久賺錢的能力。

  ——徐鶴寧

  她們美麗、智慧、堅韌,頭頂著企業高管的光環、肩負事

  業和家庭的雙重責任,在男性主導的商界,她們傲然如奇葩綻放,面對人生際遇和事業的關鍵轉折點時,她們從容且淡定。

  1.選準目標,堅定前行馬瑩

  回想起來,10年前我是另外一家公司的副總,也是創始

  人之一,主要負責公司上市事宜。公司有一個房地產事業部,

  上市以後想把房地產這一塊剝離出去,我主動請纓說想去做,

  憑的就是一種盲目的熱情。幹了一段時間後我發覺自己特別

  喜歡做這行,這一幹就堅持了10年。那時候真是“無知者無畏”,因為動輒就是上千萬、上億的資金,都說房地產是掙錢最多的一個行業,其實也是風險最大的。

  房地產市場是最捉摸不透的,中國房地產又是受政策影響最大的,加上公眾心目中對房地產商的積怨和不好的印象,我身心受到的煎熬非常大。2008年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很多外地一線的大開發商跑到山東來和我們競爭,我和下屬們說:“以前天天喊狼來了,現在狼真的來了,而且來的是一群狼。但不要害怕,我們要學會與狼共舞。”

  這10年當中經歷了很多,最深的感觸就是“計劃不如變化快”,所謂的“事業關鍵轉折點”不可能預知。總結這10年的創業歷程,我的體會是:第一,要面對現實,時刻做好應變的準備;第二,要調整好心態,一旦選準目標就堅定前行;第三,把自己的產品做好是最關鍵的。

  談到學習與思考,實際上從40歲以後我就開始有意識地沉淀自己。作為企業管理者,如果每天都是處在紛繁復雜的事務處理當中,沒有時間沉下心來,很多問題就不會考慮透徹。後來我到清華讀EMBA,這兩年的時間投入是很值得的。

  我既要扔鞭炮,又要扔炸彈。扔鞭炮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迷惑敵人;扔炸彈才是我真正的目的。不過,我可不會告訴你我什麼時候扔鞭炮,什麼時候扔炸彈。遊戲就是要虛虛實實,這樣才開心。如果你在遊戲中感到很痛苦,那說明你的玩法選錯了。

  ——馬雲

  我常常被問及

  成功的秘訣,其實不外有三:第一,自信和他信;第二,遇到不公平的事有正確心態;第三,先為別人創造,建立良好的人際氛圍。當今即使一個科學家要出成果,也不可能一個人全面包辦,在個體勞動越來越不重要的今天,合作尤其可貴。當然,每個人成功的關鍵都不一樣,如果你是膽怯的人,成功的關鍵是勇氣,如果你是一個愛冒險的人,成功的關鍵可能是廣納博言,我始終認為,面對過去我們要問問為什麼,而面對未來,我們則應問問為什麼不?

  ——楊瀾

  2.專注于事業烏蘭托婭

  10年前,我是婷美內衣的山東總代理,因為女人最了解女人需要什麼,所以在產品選擇上比男性競爭者更有優勢。

  30多歲時,我挺著大肚子,和先生一同創辦了“暖倍兒”這個國內第一家塑身保暖內衣品牌。

  我本身是學音樂出身的,感性思維比較多,可能僅憑直覺去決定一件事情,但是男人會更理性,有時候就會瞻前顧後考慮很多,所以男性管理者與女性管理者在公司決策和管理上可以很好地互補。

  中國女性是很辛苦的,大都要兼顧事業與家庭。女人往往特別大度,為什麼?因為大多女性一定會體驗母親這個角色,母親的大愛是男人不具備的,具備了這種大愛,那她就會寬容、無私、計劃得當、考慮周全、善于溝通。

  30∼40歲是女人的黃金十年,要走事業之路,我在這

  10年也是專心于創業。反而到40歲以後,我開始關注我是不是缺失了幸福,是不是該為家做點什麼,或者做一些公益事業。

  這個時候,我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關注社會和身邊的朋友,這個時候“圈子”就顯得很重要。畢業時,我們借助同學會的平臺經常一起組織活動,探討問題,收獲很大。我在

  青島也經常組織小型的同學聚會,這既讓我們能互相學習,

  也讓我感到快樂充實。

  3.確定專業方向,提升自我董文潔

  10年前我踏上去美國的飛機,在紐約親眼目睹了“911”事件,這對我的影響和觸動很大,就想留在這個國家好好地看一看、學一學,沒想到這一待就是7年。

  2007年4月,在今典集團總裁張寶全先生的邀請下,我回國了。其實那時我既沒有企業管理經驗,也沒有從事過電影行業,這兩塊對我來說都是全新的領域,正是在那時我選擇來清華讀EMBA。

  10年太長,我想可能沒有人會對自己10年的人生做很精準的規劃,很多重大決策其實只是源于很偶然的因素,以及及時抓住機會的能力。我在20∼30歲時,忙于證明自己,幾乎天天加班,在機房一待就是一星期;30∼40歲,你會面臨很多機會,要把你的專業方向確定下來;到了40歲以後,應該真正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追求生活與工作完美的平衡、和諧。

  女企業家身上有一些重要的特質,比如更細膩、更追求細節的完美、更有親和力和執行力。我覺得對女人來說,重要的是是否做到了自己內心的平衡。這種特質,使得女性可以善于

  想當初,我什麼都幹過,織布工人啊、小會計啊。為什麼我以前愛看

  《阿信的故事》?就是因為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很普通的婦女艱苦創業的故事。我看到的是吃苦耐勞的精神,從一個小店逐漸壯大規模。像我自己的小孩,我讓他一定從造紙開始學起,我不會讓他半路去學做總經理。因為你根本不懂你底下的事情嘛!所以,無論就業還是創業,都一定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張茵

  在各個角色之間轉換,這都是輔助女人成功的一些細節。

  4.上善若水,順勢應變周瓊

  10年之前我就在現在這家企業,算起來我已經在陽光集團幹了15年。10年之前我是管錢,負責陽光衛視上市;這當中第5年的時候,我又去做商務拓展,現在是管所有的運營,從2006年開始,我兼任陽光基金會秘書長,跨度很大。

  一個人的成功源自他對待新生事物的第一反應,也就

  創新的目標是創造有價值的定單;創新的本質是創造性的破壞,破壞所有阻礙創造有價值定單的枷鎖;創新的途徑是創造性的模倣和借鑒,即借力。

  ——張瑞敏

  是他的應變能力。這里面有理性,但更多成分是率性,直

  接作一個決定,而且堅持不懈到底,這是女性的韌性。所謂的成功,就我個人而言,是我可以比較自由地去選擇,然後可以比較自由地堅持完成。在作出選擇之前,我要通過多聽、多看、多想去搜集不同的信息,一旦作出選擇以後,很堅韌地去把它完成,這是抓住每個事業關鍵轉折點所必須經歷的過程。

  “上善若水”,是指善意、善時,就是你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心態跟周圍的環境以及你所能得到的知識融為一體,做自己最擅長的,最能夠做的事,而且去適應它,並非常好地享受這個角色賦予你的一些能量,這是做好事情的一個基礎。在清華,有人會願意分享你的成功、你的難處,你願意跟

  別人傾吐,因為同學們會比較理解你。他們會很上心地幫助你,

  這是讀了清華EMBA以後最大的財富。

  5.積極向上,順其自然陳楊秋

  13年前,我從政府機關辭職,到這家日資企業,從普通

  員工成長為高管,現在負責整個公司的戰略企劃和管理層面的運營。

  很多人心里都有向上的追求,總是不甘于過平淡的日子,總是想挑戰點什麼。大家都了解日資企業的工作很嚴謹且辛苦,我每天都在跨文化的領域工作,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但內心還是希望每一年能有些變化、多接觸新鮮事物。

  選擇來清華讀EMBA,對于我而言,是增加了人生的寬度。我同事說我的氣場好像更大了,因為讀EMBA給你一些無形的東西,不是知識本身,而是一種力量,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

  我們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都很傳統,這麼多年以來,我堅守的一個原則就是“順其自然”。這可能是20世紀60年代出生人的共性:到一個年齡階段,就做那個階段該做的事情。30∼40歲是解決人生大事最重要的一個時期,家庭、孩子、房子都要妥善安排好。到了40歲的時候,你突然發現舞臺鋪好了,你就上去了,就是這種感覺。家庭照顧好了,工作也要協調好,這其中作為女人最重要的是“和”字,你

  成功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有很多企業都說,我們要在多少年內達到世界500強,我聽到很多這樣的話。在15年前、10年前、5年前,我都聽到過這樣的話。可是,現在說這句話的企業都已經沒有了。越是要達到世界500強,倒下去的速度就會越快,你朝著這個目標不是腳踏實地去做的話,往往就奠定了失敗的基礎,失敗的可能性就會更大。畢竟,你在進步的時候,別人也在進步。

  ——劉永好

  做事先做人,

  小企業做事,大事業做人。

  ——徐鶴寧

  跟所有人打交道,你的方式要讓別人覺得很舒服,這是很重

  要的一點。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