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徵服一切的靈性

時間:2013-04-03 10:18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不論在宇宙的任何地方,不論是在書面語中,還是在默想或感覺里,每個人的第一句話都是“我是”,這就證明了它是徵服一切的靈性。

  正如我的寫作過程,當我在性靈之路上行進時,好像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指引著我,卡爾·榮格在他的修行中也表達過類似的意思。跟他一樣,我常常感到有一種“宿命感,就像我的生活是命運安排好的,該有的終會有”。榮格還說這給他一種“內在的安全感”,對此我深表讚同。雖然他無法證實,他說“它自會證明給我看。我沒有把握,而它掌控了我”。

  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我常常感覺不斷被牽引到一個更新更高的性靈之地,我自己也感受到了這種指引。寫作和演講之前,天使們就向我傳遞我要經歷這些的信息。陌生人給我帶來了很多要聽或要看的節目,喚醒我的內心。不斷提到的電影對話或評論,給我靈感,點燃我的好奇心,我之前並不知道下一步需要什麼,而它會啟迪我登上奇跡人生的階梯。

  與啟蒙學和尤爾·S·安德森的《三個神奇的詞》一樣,內維爾的作品也不停地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敲擊我的心門。只是那些我需要鑽研、經歷並最終領悟的學說必須首先滲透進我的意識里。這些古老的學說幾乎完全偏離我的生活,那些天使是如何將這些信息帶給我的呢?正如我多次說過的,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要出現了。

  我感覺自己準備妥當,那些導師和教誨就會適時出現,提醒我通往道法的路,你也可能會感覺到,因為你現在正在讀這些話,也就與我所教授的一切有了關聯。很顯然,我們同在。你擁有了這本書,學習其中的信息,與我一樣感受到了它的神奇。

  在去毛伊島的幾個月里,我沒有寫作,而是做演說,和家人一起度過。回來的時候,我的一位瑜伽老師給我打來電話,說有人在教室里給我留了一個包裹。拿到禮物的時候,我感覺它就像邁達斯國王(King Midas)的禮物——包裝紙金光閃閃,用漂亮的絲帶打了一個蝴蝶結。我把它帶回家,放在吃飯的地方,每天都能看到它,一直放了三個星期,每次我都在想,這與我不在家時寄來的堆積如山的包裹沒什麼兩樣吧。不過它看起來卻有一點特別,所以我把它放在吃飯的地方,每次吃飯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過段時間再打開吧,但同時又對它充滿好奇。

  一天晚上,我終于決定打開這個禮物,我不得不承認,那時我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解開蝴蝶結,我發現盒子里有一張紙條,是一位叫卡羅爾·安·雅各布斯的女士(Ms. Carol Ann Jacobs)寫給我的,不過我們從未謀面。她聽說我在拉海納的學習班練瑜伽,于是就把禮物留在了那里,等我來取。紙條上寫道:

  這份金色的禮物是一顆珍珠,代表著地球上的最高智慧,經由上蒼從八度光域流傳于世。承蒙您收到,並為您所用,化作心中燃燒的火焰,不勝榮幸,它將使人得到升華。

  謹對您為這個地球所做的一切,以及所有“存在的一切”致以真誠的愛和感謝。

  您親愛的,

  卡羅爾·安·雅各布斯

  拆開金色的包裝紙,我看到盒子里有一本小書,看到它的第一眼我就認定我不會閱讀這本書,因為我至少有25本來自世界各地,需要我閱讀、簽名,或寫前言的書。這類東西總是會出現在我門前的臺階上,我總是把很多書捐出去。我把這本書放在桌上,心想:把這個跟其他那些打算捐掉的放在一起,也算發揮點作用吧。我實在用不上。

  可是這個小包裹里的書卻獨具魅力。我會匆匆看一眼,讀一點,然後放下,發誓要把它放在那堆我永遠不會看的東西里。可是幾周過去,它還在我身邊。有一天我拿著這本書,突然感到一股能量襲遍全身。我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這也就開啟了我人生的一個新篇章。那一刻我下定決心,要讀完全部362頁。這本書的內容引導我進一步追尋,是什麼讓我(也許不是我)決定,把這些靈性真理的金塊放進我的演講和寫作中。這本書就是“聖·日耳曼(Saint Germain)係列”的第三卷,名為《“我是”布道集》(The “I AM” Discourses)。

  我每天閱讀這本書,漸漸明白了“你我和其他人都是上帝”這個預言。這本由33篇演講組成的集子,傳承于已得道升天的大師聖·日耳曼等人,其中包括耶穌基督,時間從1932年10月3日到1935年1月1日止,出版時以《“我是”布道集》為名。

  蓋伊·波拉德(Guy Ballard)介紹了這些口述的資料,並以筆名戈弗雷·雷·金(Godfre Ray King)為名出版該書。他寫道:

  本書中的33篇布道詞于1932年出現在我的家中,其得以通過誦讀的方式傳達,賴于聖·日耳曼和其他相關聖人的口授。房間里的每一個人都能清晰聽聞他的聲音……

  我在此只引用了本書前言中的內容。我對深究這些資料的準確性或真實性毫無興趣,對我來說,一切都來源于上帝。我並不知道我寫的這些話的來源,因為我的確沒有相關資料,只是當我沉浸于性靈或受到啟示時,我感到它們紛至沓來。我關心的是這些信息留給人的深刻印象,還有我認識到,我們的世界充滿了愛、和平和喜悅;當夢想與我們存在的本原一致時,我們擁有深切感受無限夢想實現的能量。這就是我在這里引用“我是”學說的本質,並鼓勵你深入鑽研其內容的原因。其本質很簡單,即“我是”就是上帝的全部。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重新調整自己,“我是”能體現我們是上帝,而不是我們多數人習以為常的自我(ego)。

  下面是聖·日耳曼在第一篇演講里的另一段重要的話:

  不論在宇宙的任何地方,不論是在書面語中,還是在默想或感覺里,每個人的第一句話都是“我是”,這就證明了它是徵服一切的靈性。

  當學員努力參悟和應用這種強大而又簡單的法則時,不論是在口語中還是在其他方面,都必須更加警惕自己的思想和表達方式;因為每次你說“我不是”,“我不行”,“我沒有”的時候,不論你有沒有認識到,你都是在扼殺你內心中“偉大的存在”。

  這段話講得很明白,這些信息也正是我想傳達的。每次你想到“我是”這種說法時,你都在用行動創造上帝。那你何不一直提醒自己:我像上帝一樣生存,行動和存在,我自有永有!

  在這里我要補充幾句,這幾句話來自于你可能很熟悉的一本書,這就是《聖經》,即《摩西五經》(《舊約全書》的前五本)和《新約全書》。如果你出生在基督教家庭或猶太家庭,你會發現我講的這些包含靈性真諦的信息與你所知的核心教義驚人地統一。“我自有永有”這五個字也深深印刻在你的靈魂里。1300年前耶穌基督降生前的古老靈性教導我們,“我是”與靈性一致,同時警醒你,你就是上帝,擁有與上帝同等的創造力。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