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你,從你出生開始,“我是”一直與你曾經擁有過的各種身體形態同在,因為你就是上帝。“我是”這兩個字正是上帝的名字。
你可能記得,嬰孩摩西被放在籃子里,放在尼羅河的蘆葦叢中,因為他是以色列奴隸。法老下令,以色列奴隸的男孩一出生就要溺死在河里。然而,由于命運或者上帝的幹預,法老的女兒發現了漂浮在河上的嬰兒,救了他,並將他以王子的身份養大,他才能在殘暴的敵人中長大。
年輕的摩西看到一個埃及士兵毆打一個以色列奴隸,于是殺了這個士兵,並把他的屍體藏了起來。但是他的養母的父親——法老發現了他的罪行,下令將他處死。摩西逃到米甸,尋求當地祭司葉忒羅的庇護,後來摩西與他的女兒西坡拉結婚。摩西做了四十年牧羊人和丈夫。
這個以色列奴隸,一出生就應該因法老的命令被處死,卻被法老的女兒所救,被當成她的兒子養大,現在成了一個牧羊人。他外出放羊的時候,遇到了一叢燃燒的荊棘,雖然荊棘不斷燃燒,可是卻未見燒毀。古代經文告訴我們,這時摩西聽到了上帝說話:
耶和華的使者站在燃燒的荊棘的火焰里,向他顯現。他抬起頭觀看,荊棘叢在燃燒,卻不見燒毀……上帝在荊棘叢里叫住他說:“摩西!摩西!”他回答說:“我在這里。”然後上帝說:“不要上前來。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又說:“我是你父親的上帝,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出埃及記》3:2-6)。
《出埃及記》這本書里的故事還在繼續,據說上帝告訴摩西,要他去找法老,解救以色列人,上帝說:“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帶出來”(《出埃及記》3:10)。
之後摩西詢問為什麼他可以擔負這麼偉大的工作,上帝回答說:“我必與你同在”(《出埃及記》3:12)。摩西接著問:“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上帝打發我到你們這里來。’他們問我:‘他叫什麼名字?’我要怎麼對他們說呢?”(《出埃及記》3:13)。“上帝告訴摩西:我就是‘我是’。然後上帝說: “最後你將對以色列人說:‘那我是打發我到你們這里來。’”……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紀念,直到萬代”(《出埃及記》3:14-15)。
這也是你我這一代的紀念。上帝的名字,也是你我的名字,就是“我是”。這是《“我是”布道集》里的基本教誨,也是你最高層面的心靈意識。
把自己想成上帝還是很難?這樣試試吧:把上帝想象成海洋。如果你從海洋里取出一桶水,桶中的水是海洋嗎?是的,它與海同在,而海,雖然更大,但仍然與桶中的水同在。就把自己想象成桶中的上帝吧。與上帝同在;上帝與你同在。只有當你與海洋分離,水才會幹涸。所以你需要進入最高層面的心靈意識,與你的本原保持一致,永不分離,還要牢記上帝在《詩篇》46:10中的話:“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
在《摩西密碼》(The Moses Code)中,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詹姆斯·特懷曼(James Twyman)舉了一個有力的例子,也就是副標題,“世界歷史上最強大的表現工具”。(我也希望大家能讀讀詹姆斯的這本引人入勝的書,進而對摩西詢問上帝的名字時上帝說的話的力量,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一般認為《摩西五經》寫于耶穌降生前1300年。在上帝第一次顯現的聖地,也就是上帝告訴摩西脫掉鞋子的地方,摩西發現了自己是誰,他對上帝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在這里”。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你,從你出生開始,“我是”一直與你曾經擁有過的各種身體形態同在,因為你就是上帝。“我是”這兩個字正是上帝的名字。你要怎麼使用這兩個字?就像上帝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時所教導的那樣,你要知道,通過使用上帝的名字,你就能打消實現願望的所有疑慮,你就進入了最高層面的心靈意識。
深化這種想法吧,你的確就是自有永有的,你就是上帝,就像耶穌基督來到地球上一樣勇敢前行吧。他的話讓你明白,宣稱“我是上帝”這種想法並不是什麼新世紀的詮釋,也不是對基督教教義的冒犯。相信上帝與你同在並不會褻瀆神明。如果你正在承受負疚的痛苦,再次讀一下使徒保羅的話吧。“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腓立比書》2:5-6)不錯,你與上帝同等。這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