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過端午,除三毒

時間:2013-01-17 13:38   來源:台灣網

  過端午,除三毒

  端午節那天,南風輕拂,陽光燦亮,傳統市場裏人頭攢動,熙來攘往,叫聲鼎沸。

  賣香包的小販應景出現,各種動物、卡通人物造型的香包琳瑯滿目。走過去時,微微的芳香襲人衣衫,隨之又隱沒于糅雜著陽光的南風裏。

  平日裏叫賣野菜的老婦人,攤位上多了一種青草的奇特芬芳,陣陣香氣撲鼻而來。幾種不知名青草,用細繩簡單係成一把一把,整齊地排列著。

  面對我疑惑的眼神,老婦人解釋説,那是“菖蒲、艾草及榕枝,端午節驅邪、避毒用的!一把只要十塊錢。”我買了一把回去,挂在案前,仿佛懸挂著一個古老神秘的傳説。

  聽説端午時,陽氣熾盛,蚊蟲滋生,易生瘴氣,農曆五月也有“毒月”之稱。人們因此想出了各種殺菌、驅蟲、避邪的方法,《白蛇傳》裏那條可憐的白蛇,不就被雄黃酒逼得現形嗎? 

  那麼,我這把“驅邪避毒草”會熏出個千年精怪嗎?像下凡報恩故事那種的,然後度它皈依向佛……

  我凝望著案前的青草,一縷奇香隱約浮動,剎那間,浮想聯翩。二十一世紀的端午,一絲詭譎迷幻竟在心中回繞。

  那把“驅邪避毒草”,味道在室內瀰漫,終至淡去。顏色也由深綠轉為墨黑。當我把它取下時,才發現端午已過了。

  我想,人們所畏懼的瘴氣毒素,此刻應該還在滋生,只不過由於端午的習俗,提醒了防疫養生的注重。在大自然的運作中,找到趨吉避兇的生存法則,並將之變成習俗、儀式傳承下去。 

  對於修行者來説,真正要除去的是“貪、嗔、癡”三毒,因為這“三毒”會帶給自己與眾生種種災難、禍害。人類的一切痛苦,可説都是由這“三毒”而來。

  佛經説:“未離貪嗔癡種,不能解脫生老病死。……遠離貪嗔癡等一切煩惱,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因此,修行佛法之道,即在於“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只有當我們增長持戒、修定、智慧的功夫,“貪婪、嗔恚、愚癡”三毒才能逐漸喪失滋生的養分,最終完全凋謝,生命才有真正的平安幸福可言。

  去除三毒,是修行者無一時片刻或忘的功課。

  若是如此,怎能不時時在心中挂上一把“驅邪避毒草”呢?那可能是五戒、十善,也可能是六度、八正道,或者是十波羅蜜……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