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不在的心意風暴
作為一個備受心意風暴折磨的人,你可能感覺非常孤獨。為了讓你認識到你有多少同伴,讓我們來看看統計數字。這些數據不盡相同,不過它們都顯示心意風暴在這個世界無處不在。2005年,R.C.凱斯勒和他的同事報告說美國大約有5千萬的成年人,或者18%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患有焦慮紊亂症狀(凱斯勒等人,2005)。這幾乎是五分之一的人口了。還有些人患有焦慮症但卻
並不知道。當它變為長期性的,你可能對它已經習以為
常,感覺這甚為正常。不僅如此,許多人縱使在心意風暴的狀態下仍有辦法行動自如。高度焦慮的人甚至可能對外界表現出平靜和自足。無數人告訴我們,“沒人知道我的心意風暴如此之大”。
你和心意風暴
盡管心意風暴是可以定義,也是可診斷的,但它仍然保持著個體體驗的差異。你的心意風暴對你來說是獨特的,你用自己的方式體驗它。從身體方面來說,你可能會有肌肉緊張、疲憊、胃部不舒服以及心臟怦怦亂跳這樣的症狀。或許你會體驗到一些精神症狀,比如擔憂、苦惱的思緒不斷,或者有一些痛苦畫面的浮現。也許你的心意風暴體現在情緒層面上,讓你感到易怒、緊張不安或者恐懼擔憂。或者,也許你很容易受驚嚇,常常掃視環境以避免潛在的可怕情形。也許你不願冒險,這樣你能讓事情保持在你的掌控之中。也許你為不理性的擔
14 憂害怕,並且讓它們制約你。不管怎樣,你體驗了心意風暴,而它也許正是你拿起本書尋找解脫的動機。
神經科學和心意風暴
讓我們來稍微看下科學——不要太多,剛好夠讓你知道當你處在心意風暴之中時,到底你的內在在發生什
麼。這將幫助你理解你的身體,並且將讓你對我們教授
你的瑜伽練習產生信任。
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記憶
近距離察看一下你的大腦的活動,有助于你理解焦慮是如何被引發的。在《情緒的大腦》一書中,約瑟夫勒多克士(1998)寫道,大腦有兩個記憶係統,它們由創傷
性記憶所激活。一個記憶係統存儲有意識的記憶,關于 15
事件里的誰、什麼、哪里以及何時。這些是你可以回憶
起的細節。神經科學家們相信,這些記憶主要存儲在海馬體(大腦負責學習和記憶的部分)及顳葉腦內。
第二個記憶係統存儲無意識記憶,這些記憶存儲你的身體對過往體驗做出的反應,它們由扁桃腺(扁桃腺處理恐懼)以及與其相關聯的神經負責。(記得前面提到過的那些處理和傳輸信息的神經細胞嗎?)這就是引發交感神經係統(自主神經係統分支,在受到壓力時變得活躍)“戰或逃”反應,而讓你感覺恐懼的部分。所以,正如聽起來那樣不可思議,你的心臟怦怦跳,腎上腺素激升,並且指示你的身體準備好開始戰鬥或逃離現場,都並不是你有意識記住的事情導致的。
你無法勸阻自己不要害怕
你有意識回憶得起的事情和你身體關于創傷的記憶來自大腦的不同區域。這些不同來源的信息彼此溝通,
但從扁桃腺(正如前述,扁桃腺處理恐懼)往大腦皮層
(負責思考及存儲記憶)的聯結比從大腦皮層往扁桃腺的聯結更強大。
換句話說,“危險!快逃命!”這樣無意識的恐懼信息,不太容易由合理的反應調停,比如“哦,一點也不危險;你和那只狂吠的狗之間有一排柵欄隔著。”盡管從理智上你知道你是安全的,可是恐懼的反應繼續發生:你的雙手顫抖、心臟狂跳,你不斷向後看確保狗仍然安全地處于籬笆之後。
正如你所知道的,恐懼反應對于我們的生存非常重要。它的目的是要保證你的生命安全。在大腦中,扁桃腺有四個職責:
從外部世界接受信息。
決定它的重要性。
然後在適當的時候引發恐懼反應。
發送恐懼的信息給大腦皮層,這樣你能評估情形並
16 決定做什麼。
似乎“戰或逃”的反應一旦被激發起來,它就一定會超出你的係統控制以外自行行動。
至少,由于和扁桃腺有著較弱聯係,大腦思維部分或大腦皮層非常難以運用任何理由來減弱緊張的情緒。這可能也解釋了為什麼通過告訴自己平靜下來或是告訴
自己沒什麼好怕的來消解恐懼如此困難。你無法勸說自
己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