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自當上練兵大臣之後,終于明白在清朝政界只有靠金錢才能辦成事的道理,既然已入了仕途,就要按著這個方法來,于是廣泛結交朋友,只要是當時政界有大權有名聲的,袁世凱都和他們相交好。當時的北洋大臣是浙江仁和縣的王文韶。袁世凱到天津的時候,和王文韶的三個兒子及其幕僚都私下里互相聯絡,並與在天津現任候補道員的官員,也都多義結金蘭。袁世凱然後開始挑選將領,招募人才,並選擇天津小站作為軍隊駐扎訓練的地方。袁世凱一直知道清朝的軍隊存在很多弊病,所以他先改營制,再訂規則,一切都進行的井井有條。清朝唯獨缺少精通軍事學的人,所以必須借助外國的人才。有些國家聽說清朝在操練新軍,就爭先恐後地和清總理衙門、軍務處溝通,都想來教軍學,以包攬清軍的教練權。總理衙門沒有人懂得這些道理,就和袁世凱商議。袁世凱諳熟外交,極力陳述用外國人的弊端,力主不用外國人。之後,袁世凱自己請了普魯士的兵目充當總教練,並秘密締結了雇用契約。總教練要恪守營規,受統將的管轄,如果違抗了命令或者契約,即使期約未滿,也可以隨時將其辭退。所以袁世凱即使用了外國人,但是並不受外國人的挾制。這些事情都說明了袁世凱的過人之處。袁世凱生平的事跡中,訓練新兵是最顯赫的一件,也有很多特色,在這里就不詳細論述了。這里僅摘錄袁世凱招募士兵的規則,由此來窺探他練兵的獨特之處。袁世凱一向知道清朝軍隊中都是些老弱病殘、濫竽充數之輩,所以制定了嚴格的招兵條件。他招兵的條件是:
一、年限廿歲至廿五歲;二、力限平托一百斤以外;三、身限官裁尺四尺八寸以上;四、步限每一時行二十里以外;五、取具鄰右保結;六、報名家口住址;七、會吸食洋煙者不收;八、素不安分,犯有事案者不收;九、五官不全,足手軟弱,體質多病及有目疾者不收。
清朝綠營軍的舊制是,每一名士兵每月發放三兩三錢的軍餉,再加上種種克扣,最終發到士兵手上也就沒有幾個錢了,所以士兵就把這些軍餉看做可有可無的。士兵大都賴在軍營中靠賭博和嫖娼混日子。袁世凱于是決定給士兵發放優厚的軍餉,具體如下:
一、中選待齊以前,發小口糧每日大錢百文;二、募齊開差後,小口糧每日發大錢百五十文,頭目二百文,有能粗通文義者,口糧照頭目例;三、到營正頭目,每月餉銀五兩五錢,副頭目五兩,正兵四兩五錢,夥夫三兩五錢,長夫三兩,米價在內,柴價在外。
清朝招募士兵,往往在沒有正式編入軍隊之前,就容易發生變故,所以袁世凱制定了嚴格的刑律,募兵律令如下:
一、強姦民女者斬;二、擅取民物者斬;三、聚眾哄鬥為首者斬;四、沿途逃亡者斬;五、強買民物者插耳箭。
兵律制定好之後,就開始招募士兵組建軍隊,軍隊的一切都倣照東西各國的兵制,一改清朝軍隊的舊習。當時清朝朝野上下,思想開通的沒有幾人,見到袁世凱的所作所為,都大為驚駭,有的對其加以誹謗,有的竟當面指責。所以訓練沒有多久,就產生了種種謠言。加上袁世凱重用天津武備學堂和山海關營兵學堂的學生,軍隊以往的那些所謂統領、提督,在軍隊被解散之後,既沒有能力搞一些營生,又不屑于投靠在袁世凱的門下。袁世凱雖然用了一些以前的勇敢將士,但是因為條件太過苛刻,導致這些人多方活動,不停散布流言。第二年就有禦史上書彈劾袁世凱,說他浪費國家的金錢,把訓練新兵當做兒戲。這些頑固派因為沒有見過正規操練的法則,所以將袁世凱的訓練視為兒戲,少見多怪的人竟到了這種地步。在清朝辦事之難,由此可見一斑。沒過多久又有人參劾袁世凱肆意殺戮,將人命視為草芥,導致軍心渙散,說其訓練的新軍恐怕不能用。當時袁世凱雖然有李蓮英在西太後面前為他辯護,無奈大臣都被眾人的言論所迷惑,不知道袁世凱究竟怎麼樣,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敢為他說句好話。經過多位禦史的彈劾之後,袁世凱雖然沒有被追究責任,但他也確實感到了心驚膽戰,岌岌可危。直到直隸總督換成了滿洲人榮祿,榮祿是西太後的至親,他素來知道袁世凱很有才能,袁世凱于是動用自己的手段,拜在榮祿門下,將榮祿作為自己的靠山。榮祿考慮到袁世凱是以道員出任了練兵大臣,好像對他賦予的希望很小,但實際擔負的責任很重。此時正逢直隸臬司空缺,榮祿就保薦袁世凱去補任了這個官職。當時清朝議論紛紛,都說袁世凱補臬司這個官職花費了十幾萬金,不僅是榮祿得到了賄賂,就連榮祿的手下也被賄賂了,袁世凱之後平步青雲都基于此。這些都是道聽途說,好比在夜里給人金錢,沒有實際的證據可查,不能說它是有還是無。不過在清朝的官場,這些也不算什麼怪事。
袁世凱任直隸臬司之後,更加殷勤地侍奉榮祿,就像之前侍奉李蓮英一樣。不料西太後退居頤和園養老,把朝政交給了光緒帝,此時,袁世凱的內援李蓮英也就沒有什麼用處了。當時遇上戊戌會試,有廣東省南海縣有志之士康有為等人公車上書,得到了光緒帝的賞識,並賞康有為為軍機章京,政事無論大小都要咨詢他。幾個月內清朝百廢俱興,全球都對清朝刮目相看,認為清朝將來必會有所振作。袁世凱對此也是羨慕,但是苦于沒有和康有為見面的機會,不能向他表達自己的誠意。這時袁世凱的書記生舉人阮忠樞也參加了公車上書,袁世凱就將自己敬仰康有為的意願告訴了阮忠樞,請他遇到合適的機會轉達給康有為。康有為自從公車上書得意之後,就邀請舉人中名聲比較顯赫的人組成保皇會。那些符合保皇會的條件又讚成保皇會宗旨的人都可以成為會員。阮忠樞正在為沒有辦法入保皇會而苦惱時,他通過房東的中介,殷勤應酬,這才通過會試舉人的介紹,加入了保皇會,並結識了康有為。阮忠樞將袁世凱傾慕康有為的事情告訴了康有為,康有為因為知道袁世凱兵權在握,袁世凱本人又很勇敢,所以很願意和袁世凱結交,康有為就囑咐阮忠樞表達他對袁世凱的敬仰之情。雙方以阮忠樞作為中介,書信頻繁來往,情意很是融洽,于是便義結金蘭。這件事最終演變成後來戊戌流血的大鬧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