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斷有媒體報道稱:對于肉食者來說,存在著一個相當大的潛在危險,那就是肉食中殘留著毒藥、硝酸鹽、激素(荷爾蒙)、抗生素,以及其他化學物質,這些都是危害人類健康的污染毒害。
據說,國外還有人研究後,得出結論:多吃肉食會影響人的智商,使人變笨。
這不禁讓我想起中國有句名言:“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語出于先秦?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意思是:吃肉的人多是低俗的,難以懷有深謀遠慮。後將吃肉的人,引申為有權位的人。用這句話來說明身居高位、俸祿豐厚的人,會變得沒有謀略,眼光短淺。這似乎與老外的研究結論完全相同。
那麼,肉食對人體到底有什麼營養作用呢?是否真像素食者所說的那樣“危害”無窮呢?
《黃帝內經》中說:“五畜為益。”
五畜,按照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順序,依次是指狗、羊、牛、雞、豬五種畜類的肉食。具有補益陰精、補充營養、強壯身體的作用。
雖然肉食能夠為我們提供較多的熱量,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容易吸收的鐵、鋅、銅等微量元素,但是過多食用,尤其是多種肉類混合食用,往往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反而危害健康。
那麼,食肉過量對人體的健康會帶來哪些危害呢?根據現在的一些研究結論,大致有如下四個方面的危害。
內生毒素
由于動物被殺時的極度恐懼和巨大痛苦,使體內的生化作用產生了極大的變異,致使毒素遍布全身,屍體完全被毒化。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記載,動物身體中的毒素,包括尿酸與多種毒性分泌物、激素、排泄物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遍布在血液與身體組織之內。正如我們的身體在恐懼、憤怒或緊張時會得病一樣,動物在極度危險的情況下,體內會產生極大的生化異變。當它們面臨屠宰,為了活命而極度掙扎時,體內的多種荷爾蒙尤其是腎上腺素會異常分泌。死後,大量的荷爾蒙便留在了肉中,隨後就會通過食肉者的飲食進入人體內,毒化食用者的身體組織。美國營養機構早已指出:動物死屍是一種富含大量毒素的物質。
含致癌物
最近一個以5萬名素食者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報告在癌症研究領域引起巨大震動,這個報告指出:這群素食者罹患癌症的比例之低,相當令人驚訝,與同樣年齡及性別的人比較,各類癌症在這群人身上發生的比例顯著地降低了。
炸牛排中含有一種叫做苯基嘌呤的致癌物質,有實驗證明:給老鼠喂食苯基嘌呤,就會使其得胃癌、白血病(血癌)。
肉類脂肪在高溫時會形成一種叫“甲基膽菲”的物質,而植物油即使加熱過度也不會形成這種物質。這種物質也是致癌物,即使是少量食用,也會促使食用者對其他致癌物質敏感、增加患癌的幾率。
動物的肉很容易腐爛變質,難以長時間存放。各種化學添加物如硝酸鹽、亞硝酸鹽或其他防腐劑,會使肉類呈現出鮮紅色,被商家廣泛應用。近年來的研究指出,這些東西多是致癌物質。
最近,英美兩國的科學家曾以肉食者與素食者腸內的微生物做比較研究,發現二者有著明顯的不同。肉食者腸內所含的微生物與消化液發生作用時,產生的化學物質被認為會導致癌症。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腸癌在以肉食為主食的地區,如北美、西歐等地非常普遍,而在以谷物和蔬菜為主食的印度則很少發生。蘇格蘭人比英國人多吃20%的肉,得腸癌的比例也名列世界前茅。
沉積化學藥物
為了加速動物的成長、肥胖,以及改進肉的色澤、口感,肉類動物往往被迫吃下大量的化學物質。動物們通常會被強迫喂食或注射諸如荷爾蒙、開胃藥、抗生素、鎮靜劑,以及長期食用化學混合配方飼料等。當農田被改成動物飼養場後,大多數動物從未見過陽光,它們的一生在狹窄、壓抑、冷酷的環境中度過,最後的結局是被無情宰殺而淒慘地死去。這種不自然的生長過程,不僅破壞了動物體內自然的生化平衡狀態,同時也扭曲了它們天然的習性。因此,養殖場里的動物,大多數都是不健康的,或癡呆,或狂躁變態。而人類長期食用這樣的肉類,就會使惡性腫瘤及畸形胎兒等疾患的發生率不斷增加。
生病動物的毒害
動物經常會感染一些疾病,尤其是養殖場內的動物,而這些病往往是肉商或檢驗員無法察覺的。這是肉食者所面臨的另一項危險。
當動物身體的某一部分長了癌症或腫瘤,被發現有病的部分切掉之後,剩余的部分還是被拿到市場賣掉。更可怕的是,長瘤的部分可能被混在肉里做成熱狗、火腿或餡料等。研究者在實驗中發現,如果用有病動物的肝臟來喂魚,魚會得癌症。有報道稱:養殖環境下,患有血癌的動物愈來愈多。如此看來,潛伏在動物體內的疾病,已經成為威脅當代食肉者健康的一個因素。
以上幾個方面,是現代工業生產肉食品給人類帶來的健康危機。如何改善動物肉食種類的品質,使人類食用的肉食品真正安全可靠,應該是未來亟待解決的嚴峻問題。
那麼,在沒有這些現代污染的中國古代,對于食肉的認識是怎樣的呢?是不是隨意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呢?
《黃帝內經》中記載:“高(膏)梁(粱)之變,足生大丁(疔)。”
“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于內,其治宜毒藥。”
“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甘肥貴人,則高(膏)梁(粱)之疾也。”
“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這些論述說明經常過食肉類、營養豐富的食物,就容易使體內熱量過剩,血脈熱盛,就容易腐蝕皮膚肌肉,形成以局部紅腫熱痛、化膿潰瘍為主要症狀的癰瘡腫毒類疾病。經常吃美味肉食,還會內生熱毒而產生內傷疾病,需要運用藥物治療來清除毒邪。平時吃肉類等營養豐富的食物過多,就會導致身體肥胖,容易引發消渴、中風偏癱、胸悶脹滿(冠心病),氣逆暈眩(高血壓病)等病證。
有一個叫小鑫的患者,去年暑假的時候由父母陪同來診病。當時只有10歲、身高不到150厘米的她,體重已經超過120斤了,而且體重還在不斷增長。更糟的是:孩子除了身體肥胖外,還出現面色晦暗,面部散在像痱子似的小痤瘡。最令孩子難以忍受的是整個頸部的膚色變黑,像長了一層黑皴一樣,這讓小女孩兒非常自卑。性格變得越來越急躁易怒,一不順心就會生氣、哭泣。
據她母親說,最近發現孩子的內褲經常會因分泌物多而染色,或黃或暗紅。孩子還經常尿黃、容易腹瀉。
小鑫原本是非常漂亮惹人喜愛的小姑娘,只因從小食欲就好,喜歡吃肉,漸漸越吃胃口越大,家長總認為孩子能吃就好,吃得越多,長得越快,從不限制孩子的飲食,這使幼小的孩子因營養過剩得了肥胖症,還導致孩子過早發育。
中醫辨證屬于濕熱內盛,加上孩子心情鬱悶,肝鬱化火,所以治療用疏肝健脾、清熱利濕的方法,擬方調整三周後,稍有好轉。
孩子開學後沒有堅持吃藥。到寒假再來時,雖個子長了些,但體重沒有減少,已有月經來潮,且周期不規律,容易淋瀝不斷。體質較差,容易感冒。再繼續吃藥治療,其間還患了帶狀皰疹,又停了中藥。後來連續吃中藥三周,效果很顯著,孩子的心情舒暢了,脖子的黑色也下去了,臉上出現了少女的粉紅本色,已經懂得愛美的小女孩終于找回了信心。我和她的家長都很高興!孩子現在的體重仍然是超重的,還要進一步治療和調整飲食。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小鑫承受了很多,要和以前喜歡吃的那些“好吃的”告別,每天要喝苦味的湯藥,還要參加運動(平時最不喜歡運動了)。孩子真的很不容易!而這一切,與家長長期忽視孩子的飲食習慣、放縱孩子的食欲,是分不開的。
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子,生來並不知道什麼味道好吃,都是家長引導的:“孩子,這是最好吃的肉,多吃點!”“孩子,你聽話,我給你買好吃的!”就這樣教育著,孩子吃得越多,大人越高興。
俗話說:“胖子都是吃出來的。”孩子開始胖的時候,家長還不覺悟,可能還會以胖為榮、以肥為美呢。其實,在不知不覺之中,害了孩子。
現在患有肥胖症、營養過剩、超前發育的兒童越來越多了,這些疾病嚴重地危害著孩子的健康和成長,做家長的一定要多加防范啊!
在這里,要特別勸勸爺爺奶奶們,千萬不要讓自己家的孩子吃成胖子哦!要少給孩子做肉吃,讓孩子從小就懂得節制飲食。如果等到孩子吃出病來的時候,您再怎麼心疼孩子,都已經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