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一個人要成功,就得選最困難的事情去做

時間:2013-07-25 16: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王雪紅v

  困難可以讓人變得成熟。一個人要成功,就得選最困難的事情去做。

  背景:

  要成功,就要選最困難的事做,這才是成功的真正意義。這不是自信心的過分膨脹,也不是狂妄自大,更不是叫囂,而是給自己一個激發最大能量的挑戰機會。王雪紅在選擇創業的時候,就一直在思考什麼才是最困難的事。

  其實,父親和二姐已經給了她一個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沿著這個道路走,成功並不難。但是王雪紅並不想重走老路,一個人要成功就得選最困難的事做。時代在變,父親所經營的傳統行業早已經是一片“紅海”了,如果再涉足其中,不但需要從“老虎”口中“奪食”,承擔起巨大的風險,而且也贏不了多少利潤。二姐王雪齡的電腦行業似乎是個很不錯的創業方向,他們經營得非常成功,但那是因為王雪齡和簡明仁在剛創業時,正趕上了席卷全球的“電腦熱”浪潮,並激流勇進,才有了現在的規模。如今這股“潮水”已經退了。這也不是王雪紅考慮的方向。

  此時的王雪紅心里也很糾結。但是她想,既然選擇創業了,就要跳出“紅海”,找到潛力大、利潤多、有發展空間的“藍海”市場。但這片“藍海”到底在哪呢?王雪紅也不知道。當時大部分廠商生產的產品都是在幫歐美品牌打工,成為他們的“代工廠”。王雪紅心里就想,難道中國的企業就只能憑借豐富的勞動力優勢,成為他們的“代工廠”嗎?中國的企業就不能做起整個產業鏈嗎?

  帶著這個想法,王雪紅開始奔走美國的各個生意市場,同時也尋找著自己的創業經商方向。因此,飛機上常常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從舊金山到洛杉磯再到紐約,王雪紅每到一處都會仔細地考察那里的市場。在那段困苦無助的日子里,陪伴她的是父親以前寫給她的那些信。她常常翻閱它們,希望從中能夠得到一些鼓勵和幫助。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就在王雪紅彷徨于創業方向選擇的時候,機遇悄悄地來臨了。1988年,王雪紅來到美國的硅谷。這個地處美國加州北部舊金山灣以南的地方,是無數年輕人創業的夢想之地,也是科技精英們夢想中的工作場所。它早期以硅芯片的設計與制造著稱而得名。擁有敏銳商業嗅覺的王雪紅發現了一家做芯片的小公司。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20世紀90年代,芯片被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芯片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發展勢頭也會越來越好。

  可以說,小小的芯片里隱藏的是一個巨大的商機。雖然大眾電腦公司的主板機已經是全球第一,但是所有的組件卻沒有一件是中國生產的。小小的發現讓王雪紅興奮不已,她決定從芯片這個行業開始自己的事業徵途。

  雖然芯片已經被廣泛應用了,但還是個新興行業。新的行業雖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發展機遇也很大,但是也有著難以預測的困難,要麼會掀起一股浪潮,要麼會夭折。然而王雪紅還是決定試一試,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最難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點評:

  創業需要情商、智商和膽商。作為一個創業者,一定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創業項目,並且要做好充分的創業心理準備。此外,還需要找一個好的創業合作夥伴。然而每個人對創業的認識不同,有的人喜歡選擇一些保守的項目,有的人喜歡選擇高難度的項目。

  很多人一輩子沒有喝到美酒,是因為他永遠不肯喝苦酒。越是苦的酒,回味起來就越甜。同樣,越是挑戰困難,成功越是有意義。創業是一個死里逃生的過程,每個人都必須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編輯:馬小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