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任何一個決策都要義無反顧

時間:2013-07-25 16:41   來源:中國臺灣網

  王雪紅v

  任何一個決策都應該義無反顧,不要讓包袱去牽絆你。

  背景:

  世界管理大師博恩?崔西說:“任何一個人只要專注在一個領域5年,可以成為專家,10年可以成為權威,15年可以成為世界頂尖。”

  這份專注在王雪紅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甚至可以說“專注”得有點“傻氣”。

  了解王雪紅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不怕困難、有韌性、堅強的女子,甚至還有些偏執。但正是這種“不怕虎”的精神,讓王雪紅初嘗到了夢想實現的甜頭。

  在彷徨迷茫中找到出路並順利拿下VIA後的王雪紅,感覺自己離“中國芯”的夢想近了一步。作為創業者,從某種程度上說,王雪紅創立威盛,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中國芯”夢想。因為她看到了太多以代工求生存的企業現狀:永遠低人一等地生存著,沒有自己的獨立品牌。這些代工廠為日本、歐美的企業生產各種各樣的產品,為對方創造了巨大的利潤,自己反而只能收獲到很小的利潤,最後反過來被西方國家嘲笑“沒有自主品牌”、“沒有創新”、“跟風”、“模倣”……這些工廠的命運其實和她在美國硅谷所見的科學家的命運一樣,他們以自己的超然智慧為老板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利潤,然而換來的卻是和價值不等價的工資。他們為美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結果享受的卻不是同等的地位待遇,永遠只能受制于美國資本家。

  這是王雪紅心中的痛。她想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打造“中國芯”,這是一個神聖而又艱難的使命,王雪紅感覺到這份責任的重大。

  打造真正的、優秀的中國品牌,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而不是被外國人牽著鼻子走,這是王雪紅打造“中國芯”的出發點,但這是一條極其艱辛的道路。由于當時的社會環境和自身條件不足,王雪紅舉步維艱,被重重的包袱壓得喘不過氣來。

  社會環境是,由于中國高科技領域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嚴重匱乏,因此處處受制于歐美發達國家。周圍的企業大多數都是別人的代工廠,“代工廠”異常流行,要想突破這個被包圍的“代工廠”世界,首先要做的就是重樹理念,突破固有的跟風局面。

  自身條件不足的是,因為王雪紅是學經濟的,對高科技技術領域不太懂;自己單槍匹馬,沒有得力的助手;雖然擅長經營、精于管理,但身邊缺乏技術方面的把關者和導航者,也就是說自己“能文不能武”。這樣的威盛,是無法替王雪紅實現“中國芯”夢想的。

  王雪紅再一次陷入困境,覺得自己身上的包袱越來越重了。但她沒有被這些重重的包袱折曲了自己堅定的意志,而是勇敢地做了大膽的決定,因為“任何一個決策都應該義無反顧,不要讓包袱去牽絆你”。

  首先是物色合適的創業夥伴。王雪紅最先想到的是畢業于加州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的陳文琦,他在華人科技圈里有一定的名氣,也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在結構設計領域有著出色的才能。

  其次是明確業務重點。隨著陳文琦的加盟,威盛電子開始煥發出生機,進入到一個嶄新的發展領域。作為一個專業人士,陳文琦為威盛電子進行了重新定位,明確把芯片作為發展中的重點。在陳文琦的帶領下,威盛得到迅速發展,全世界將近70%的芯片組市場份額都在王雪紅的掌控之中。

  這匹奔跑中的黑馬——威盛,正在以一往無前的衝勁領跑芯片世界。

  點評:

  如果打開中國“代工廠地圖”,你會發現“中國是世界的‘加工廠’”這句話說得一點兒沒錯。分布在中國廣袤大地上的企業大多數是為外國企業打工的“代工廠”,從電子產品到服裝,從電器到日用小商品,它們成就了外國品牌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跡,卻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沒有自主品牌。很多國際品牌的產品幾乎都是在中國完成生產的,利用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以低成本生產產品,然後再以高價格賣給中國人,可謂是賺足了利潤。

  中國的自主品牌在哪里?很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但卻始終沒有勇氣放開那些沉壓在創新領域的包袱,堅定信念,走出一條“品牌化”之路。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放開重壓的包袱,找到專注、矢志不渝、偏執的“傻氣”,專注于自己想要的,義無反顧地堅定自己的每一個決策。

編輯:馬小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