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羅勃茲是一個投資顧問。他告訴我說:“我剛從德克薩斯州到紐約來的時候,身上只有兩萬美元,是朋友委托我到股票市場投資用的。我原以為自己對股票市場還算了解,可是結果我卻賠得一分也不剩。我覺得很對不起朋友,很怕再見到他們的面。可沒想到,他們對這件事不僅看得很開,而且對我很諒解。
“我開始反思我犯過的錯誤,決定重整旗鼓。于是,我和大名鼎鼎的預測專家波頓·卡瑟斯交上了朋友。我知道他對股票投資確實有一套。
“他告訴我一個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原則:‘我在市場上所買的股票,都有一個到此為止的限度,不能再賠的最低標準。比如,我買的是50元一股的股票,我給自己定的不能再賠的最低標準是45元。這也就是說,萬一股價下跌,跌到比買價低5元的時候,我就立刻拋出去,及時止損。如果你眼光不錯,時機把握得很準,你的賺頭往往平均在10元、25元,甚至于50元。因此,在把你的損失限定在5元以後,即使你半數以上判斷錯誤,也還能讓你賺不少錢。’
“我馬上學會了這個方法,為此我挽回了許多損失。
“後來我發現,‘到此為止’的原則在生活的許多方面也適用。我在每一件讓人憂慮和煩惱的事上,加一個‘到此為止’的限制,效果都還不錯。
“我常和一個人共進午餐,不過他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常常遲到。我後來告訴他,以後等你‘到此為止’的限制是10分鐘。要是你在10分鐘之內還沒來,咱們的午餐約會就算了,我也不等你了。”
我真希望在很多年以前就學會了把這種限制用在我的缺乏耐心、我的脾氣、我的自我適應的欲望、我的悔恨和所有精神與情感的壓力上。現在,我常常告誡自己:“這件事只能如此了,多想無益。”
我在30多歲的時候,曾經想決定以寫作小說為終生職業,想成為哈代第二。我對此充滿信心,在歐洲住了兩年,寫出了一本《大風雪》。我覺得這個書名很好,因為所有出版商對它的態度,都冷得像大風雪一樣。當我的經紀人告訴我這部作品沒人想看時,說我沒有寫小說的天賦和才能時,我簡直要絕望了。我發覺自己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上,必須要作個取舍。幾個星期之後,我才從這茫然中醒來。當時我還不知道這個方法,但實際上真的應該這麼做。我把費盡心血寫那本小說的兩年時間,看做一次寶貴的經驗,然後,“到此為止”。我重新操起組織和教授成人教育班的老本行,只寫一些傳記和非小說類的書籍。
100年前的一個夜晚,梭羅用鵝毛筆蘸著他自己做的墨水,在日記中寫道:“生活的總值,需要當場交換,或在最後付出。”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以生活的一部分為代價,而犧牲得太多的話,我們就是傻子,不懂得生活。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林肯的幾位朋友攻擊他的一些敵人,林肯卻說:“你們對私人恩怨的感覺比我要多,也許我的這種感覺太少了吧。可是,我一向認為這很不值得。一個人實在沒有必要把他寶貴的光陰都花在爭吵上。如果那些人不再攻擊我,我也就不再記他們的仇了。”
我真希望伊迪絲姑媽也有這種寬恕的精神。她和法蘭克姑父住在農莊上,不過這個農莊已經抵押出去了。那里的土質很差,灌溉不良,收成又不好,所以他們的日子過得很緊。可是,伊迪絲姑媽喜歡買一些小飾品來裝飾家里,為此她常向一家小雜貨鋪賒賬。法蘭克姑父很注重信譽,不願意欠債,所以他悄悄告訴雜貨店老板,不要再讓他妻子賒賬買東西。伊迪絲姑媽聽說後大發脾氣。50年了,她還在發脾氣。我曾經不止一次聽她說這件事。最後一次見到她時,她已經快80歲了。我對她說:“姑媽,姑父這樣羞辱你,確實不對。可是難道你這樣埋怨了半個世紀了,還有什麼意思呢?”(結果我這話說了還是等于白說。)
伊迪絲姑媽為她這些不快的記憶也付出了昂貴的代價,50年來,她的內心就從未平靜過。
富蘭克林小的時候,犯了一個小錯,此後的70年里他一直沒有忘記。他7歲時看中了一支哨子。他興奮地跑進玩具店,把所有的零錢放在櫃臺上,也不問價錢就把哨子買下了。70年後他在給一個朋友的信中寫道:“後來,我跑回家,吹著這支哨子,在房間里到處轉。”但他的哥哥姐姐發現他買貴了,都來取笑他,他回憶說:“我懊惱得痛哭了一場。”
富蘭克林接著說:“長大後,我見識了人類的許多行為,逐漸意識到許多人買哨子都付出了太多的錢。總之,我相信人類的痛苦,相當一部分產生于他們對事物的價值做出了錯誤的估計,也就是,他們買哨子多付了錢。”
托爾斯泰很愛他的妻子,他們在一起非常快樂。可是,托爾斯泰的妻子天生嫉妒心很強,常常窺測他的行蹤,他們時常為此大吵。她甚至嫉妒自己親生的兒女,曾用槍把女兒的照片打了一個洞。她還在地板上打滾,拿著一瓶鴉片威脅說要自殺,嚇得她的孩子們躲在房間的角落里尖叫。
如果托爾斯泰暴跳如雷,我倒不怪他,因為他有理由這樣生氣。可是他做的事比這個要壞得多,他記了一本私人日記!在日記里,他努力要讓子女原諒他,而把所有錯都推到他妻子身上。他妻子如何對付他呢?她當然是把他的日記撕下來燒掉了。她自己也記了一本日記,把錯都推到托爾斯泰身上。她甚至還寫了一本小說,題目叫《誰之錯》。在小說里,她把丈夫描寫成一個不負責任的人,而她自己則是一個犧牲品。
結果,他們把唯一的家變成了托爾斯泰自稱的“瘋人院”。這兩個無聊的人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50年的光陰都生活在一個可怕的地獄里,只因為兩人都沒有足夠的價值判斷力說出:“讓我們在這件事上馬上告一段落,我們是在浪費生命,讓我們到此為止吧。”
沒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這是獲得內心平靜的秘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