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三章 (04)在感到疲倦之前就休息

時間:2013-03-27 15:27   來源:中國臺灣網

  休息並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為了更有效地工作。它能讓你在清醒的時候,做事的效率大為提高。

  任何一位醫學院的學生都知道:疲勞會降低機體對一般疾病和感冒的抵抗力;而任何一位心理治療師也都知道,疲勞同樣會降低你對憂慮和恐懼的抵抗力。所以,防止疲勞也就可以防止憂慮。

  芝加哥大學實驗心理學實驗室主任傑克·布森醫生曾寫過兩本關于如何放松的書:《消除緊張》和《你必須放松緊張情緒》。他對放松緊張情緒的方法在醫學上的用途還頗有研究。他認為任何一種精神和情緒上的緊張狀態,“在完全放松之後就不可能再存在了。”他的意思是,如果你能放松緊張情緒,就能消除憂慮。

  因此,要防止疲勞和憂慮,我建議你要經常休息,在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

  這一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疲勞來得太快。

  美國陸軍的實驗證明,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年輕軍人,如果不帶背包,每小時能休息10分鐘,那麼行軍速度會明顯加快,而且能更持久。人的心臟每天壓出來流過全身的血液,足夠裝滿一節運油火車車廂;每天釋放出的能量,足夠用鏟子把20噸煤鏟成一個一米高的平臺。你的心臟能持續50年、70年,甚至90年,你的心臟怎麼能承受這樣難以置信的工作呢?

  哈佛醫院的華特·坎農博士經過研究,認為:“絕大多數人認為人的心臟整天不停地跳動。事實上,在每次收縮之後,它會完全靜止一段時間。當心臟按正常速度每分鐘跳70下時,它一天的工作時間只有9小時,也就是說它實際休息了15個小時。”

  二戰期間,丘吉爾已經60多歲了,他卻堅持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他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來看看他的作息習慣。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點,這期間他要看報告、口授命令、打電話,甚至在床上召開會議。午飯之後他還要睡一小時,晚上8點的晚餐以前還要在床上睡兩小時。他並不是要消除疲勞,因為他根本就不疲勞,他事先就防止了。因為他經常休息,所以能一直精力充沛地工作到很晚。

  約翰·洛克菲勒也有兩項驚人的紀錄:第一,他的財產在當時全世界第一;第二,他的壽命也達到了98歲。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首先,當然是遺傳。他家族就有長壽的基因。另一個原因就是,他每天中午都睡半個小時的午覺,當他睡覺的時候,哪怕是美國總統打來的電話他也不管。

  在《為什麼會疲勞》一書中,丹尼爾·河西林說:“休息並不是絕對地什麼都不做,休息就是調整。”

  即使是很短的休息時間也能有很強的恢復能力:即使只打5分鐘的瞌睡,也有助于消除疲勞。

  棒球名將康里·馬克每次參賽之前,如果不睡個午覺的話,比賽進行到第5局就會感到吃不消了。如果他睡了午覺,哪怕時間很短,只有5分鐘,也能夠讓他打完全場,而且精力充沛。

  伊蓮娜·羅斯福在白宮做第一夫人的12年里,是如何應付那麼多煩瑣事務的?也許你很好奇。她對我說,每次接見一大群人,或是要發表一次演說之前,她通常都坐在一把椅子上或者是一張沙發上,瞇起眼睛,獨自靜靜地休息20分鐘。

  我曾在麥迪遜廣場花園金·奧維的休息室里採訪過一位在世界騎術大賽中獲得名次的騎術名將。我發現,他在休息室里放了一張折疊床,他解釋說:“每天下午我都要在那里躺一躺,在兩場表演之間睡一個小時。當我在好萊塢拍電影的時候,我常常靠坐在一張很大的軟席椅上,每天睡兩次午覺,每次睡10分鐘,這樣可以使我容光煥發。”

  愛迪生認為,他無窮的精力和耐力,都來自于他能隨時入睡的習慣。

  “現代教育之父”何瑞斯·曼也是這樣。當他擔任大學校長的時候,常常躺在一張長沙發上和學生進行談話。

  亨利·福特80歲大壽時,我去訪問過他。他看起來精神煥發、非常健康。我對此很不解,向他請教秘訣是什麼。他說:“能坐下的時候,我決不站著;能躺下的時候,我決不坐著。”

  我曾建議好萊塢的一位電影導演,也用這個方法試一試。後來,他告訴我,這種方法確實管用。這個人是傑克·查納克,他是好萊塢最有名的大導演之一。幾年前,他來看我的時候,還是米高梅公司短片部的經理,工作中老是感到勞累和筋疲力盡。他什麼方法都試過了,喝礦泉水、吃維生素和其他補藥,但沒有什麼效果。我建議他每天去“度度假”。

  後來他是怎麼做的呢?他的方法是:在辦公室里和下屬開會的時候,躺下來放松自己。

  兩年之後,我再見到他的時候,他說:“確實有效果,這是我的醫生說的。以前,每次我和部下談論短片問題的時候,我總是坐在椅子上,神經是緊繃的。現在每次開會的時候,我躺在辦公室的沙發上,感到精神很放松。我現在覺得和我年輕時一樣好,每天能多工作兩個小時,而且感覺不到疲勞。”

  你應該怎麼做呢?如果你是一位打字員,你就不可能像愛迪生那樣每天在辦公室里睡午覺;如果你是一名財務人員,你也不可能躺在長沙發上和你的上司談話。可是,如果你生活在一個小城市里,每天中午回家吃午飯的話,飯後你就可以休息一會兒,哪怕只是小憩10分鐘。這正是馬歇爾將軍常做的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覺得指揮美軍部隊的工作非常耗神,所以中午必須休息,才能把狀態調整過來。

  在中午睡個覺。如果你做不到,那麼,至少要在吃晚飯之前躺下來休息一個小時,這比在吃飯前喝一杯酒要管用。如果你能在下午五六點鐘,或者七點鐘左右,休息一個小時,那麼,你的精神狀態就會大為改觀。

  因為晚飯前的那1個小時,加上夜里所睡的6個小時——一共是7個小時,比你連續睡8個小時對你更有益。

  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如果休息時間多的話,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佛德瑞克·泰勒,在貝德漢鋼鐵公司擔任科學管理工程師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曾經觀察過,工人每人每天可以往貨車上裝大約12.5噸的生鐵,而一到中午他們就很累了。他對所有產生疲勞的因素,做了細致的研究,認為這些工人不應該每天只裝12.5噸的生鐵,而應該每天裝47噸。照他的計算,他們應該幹更多的活,而且不會疲勞,只是這點需要用實踐來證明。

  他從搬運工里選了一個人,讓他按規定時間來工作,由專人拿著表來指揮他:“現在搬起一塊生鐵,開始……現在坐下休息……開始……現在休息。”

  結果,其他人每天只能搬12.5噸,而這個人卻能搬47噸。

  在長達3年的時間里,他的工作效率都沒有下降,這是因為他在疲勞之前就有時間休息:每小時他大約工作26分鐘,而休息時間卻有34分鐘。他休息的時間要比工作時間多。可是他的工作成績卻差不多是別人的4倍!

  我願意再重復一遍——經常休息,照你心臟的工作方式去做:在疲勞之前先休息。這樣你就能比別人每天多清醒一個小時。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