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尋找丟失的自己

時間:2013-01-06 08:5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尋找丟失的自己

  據說白羊座的男生是“火星之子”,最喜歡“挑戰和徵服”。

  這話聽上去豪氣萬丈。但列為看官,請聽我這“白羊男”弱弱地抗辯一句吧:“說實話,要有好命的,誰願意這樣一直的、持續不斷的去“挑戰和徵服”呢?你累不累啊!

  累不累啊?

  在我攥著最後300塊錢卻跟我爸爸笑嘻嘻打電話說我就快掙大錢了的時候,我這樣問;在我非常努力地工作只為填飽肚子不領薪水的時候,我這樣問;我在海蝶工作還算平順卻遇到發展瓶頸的時候,我這樣問;當我在蘇州天天無所事事卻能月領薪水萬元的時候,我也這樣問。

  累不累?

  有時候,心的疲憊比肉體上的疲勞更折磨人。如果我們不去找回迷失的心,那簡直什麼事都是一塌糊涂的。

  我自己問自己:“累嗎?如果累,那麼要改變嗎?改變就是從零開始,陳琪,你有勇氣嗎?”

  2006年,有一部片子火得突如其來,叫《瘋狂的石頭》,由此一個叫黃渤的演員也跟著火得迅雷不及掩耳。在《瘋狂的石頭》之後,凡他接拍的片子必火,如今這個貌不驚人的演員已經躋身國內一線男星,並于2009年獲封金馬影帝。

  如今他的成名經歷已經家喻戶曉:酒吧駐唱,給歌星伴舞,北漂,住郊區農民房子,大冬天每天蹬兩個鐘頭自行車去酒吧跑場……他換了很多個地方,很多種方式,小心翼翼地堅持著自己最初的夢想。如今他是明星了,我們看他這些經歷不免帶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讚譽,但在當時,他籍籍無名,根本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熬出頭。“那時候我每天早上起來就在床上呆坐半小時,想想我接下去該幹嘛?”

  娛樂圈里的勵志故事層出不窮,毫不新鮮,那許多仍沒有出名的,他們受的苦就沒被曬在太陽底下,無從接受眾人的唏噓和肯定,沒有人過問。

  黃渤成名之後,有一次接受媒體訪談,他說:“我一路走來,其實都是個‘軟堅持’。包括我唱歌,包括拍戲,我沒有死皮白賴,這事兒不行就得怎麼著了,也不是遇到難事兒就放棄了。我是左邊一下,右邊一下,雖然有些趔趄,但我還是一直衝著目的地往前走。”

  很多次我面臨選擇時,就想我就是這樣:這一路走的趔趄,左邊一下,右邊一下,但還是一直衝著目的地往前走。

  任何時候,任何人,在面對人生選擇的時候都會陷入空茫和煩躁。這說明選擇改變對大多數人而言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人的天性都是選擇去做容易的事,這是一種自我保護,可以讓自己更舒適更安全,但是這種保護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我們發展的限制。

  我們要突破這些發展的限制,就必須對那一堆一堆的追問作出答復,對著一個接一個的難題做出選擇。

  很慶幸的,在認識CICI前,我的那些選擇題都押對了。

  在認識CICI之後,我每一次做選擇之前幾乎都要跟她大吵一番。我總是試圖蜷縮在原來的狀態里,一邊留戀那種狀態之下安全感,另一邊又發泄著這種狀態之下自己不可忍受的空虛和不滿,非常矛盾。然後CICI就破口大罵,她總是毫不留情直指我的痛處——陳琪,作為一個男人,你怎麼能這樣不求上進!你如果真的享受那種安于現狀的快樂我也不願多說,但如果你自己都不屑,那就給我勇敢一點!”

  “那就勇敢一點”。這句話常常被她以吼的形式發出,振聾發聵。

  最近這些年,我上的每一個臺階,都是她來修築那個墊腳石。從二進二出天浩盛世,到創辦工作室,我在她的敦促下,才一次一次變得勇敢。

  當我們克服種種誘惑,種種軟弱,選擇那件較難的事情,選擇那些令我們感到痛苦的事情,當我們一次一次的對自己的軟弱勇敢說“不”的時候,我們就是在忠于那個最初的夢想。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