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年輕的男孩女孩們喜歡誇大生活對自己的磨損。我想,一個人為了自我確認總要多走出幾里路不是嗎。人生可不是搭積木,一點錯就可以拆了重組、組了再拆。“重走青春”,聽上去是個再豪氣不過的話。但是,一個仍在青春階段的人,一個朝氣磅薄的人是毫無資格這樣說的。他最應該做的,是踏踏實實面對眼前的困難,仔細地趟過去。
呼朋引伴
為了弄好這部處女作,我跟CICI算是完全撂下了手頭的全部事情,全面停工兩個多月後,書終于在2011年元旦後推出,書名最後被定為《娛樂這圈兒,琪實很幸福》。
新書發布會定在一月八號上午,當天下午在西單圖書大廈簽售。
發布會前一天晚上,我跟CICI在家反復對臺本兒,還一遍一遍問她,媒體聯係了嗎,他們會來吧?書里提到的這些朋友,會不會到場呀?你說簽售要是冷場了怎麼辦?
我心里奔騰著各種喜悅和緊張,生怕出什麼岔子。
CICI翻著白眼看我,吼道:你有點信心好不好?以前你不這樣啊?!
入行兩三年來,組織和籌辦大小的活動也不算少了,所以我已經不是當年初入行的“菜鳥”。但組織和籌辦活動,都以別人為主角兒,我只管幕後。如今自己唱主角兒了,哪能不百感交集呢!
當天上午的新書發布會,所邀請的百家媒體悉數到場。很多媒體朋友過來道賀,說“琪哥,祝賀你”、“琪哥,好樣的”、“琪哥,我們挺你唷”……這些鼓勵、支持,不同于以往是工作關係上的客套問候,今天是一種朋友間的友誼,這點讓我非常感動。我向他們致謝,感謝他們應邀而來。很多記者朋友回應我,“要是琪哥辦別的活動,我們有抽不開身的或許就不來了,但這是琪哥自己的事情啊,無論如何都必須來一下!”
發布會非常成功,金莎和熊欣欣這兩位大牌明星一直陪著我。熊欣欣導演,我尊敬的七哥,是帶著傷前來的。此前他在香港拍戲把腳給崴了,得知我八號在北京發售新書,就自己買了機票專程前來為我助陣加油。
娛樂圈,真情若此。我與七哥相識之日甚短,他卻可以這樣來提攜、鼓勵一個晚輩,所以,這人性情真摯可見一斑。
金莎待我情重,姐弟情份自不必說。為了趕我的發布會和簽售,她讓助理提前安排當天的活動,而把時間專門留給我,“琪哥的新書發布會無論如何都是要參加的”。而僅這句話,莎莎就已算是罔顧了海蝶不讓她非正式場合隨意露臉的警示。
新書發布會完了之後,她又陪我在西單圖書大廈簽售。
簽售現場,我在書里提到的眾多人物都到場了,CICI,周浩、朱迪、威哥、陸瑤、琪琪姐、濤哥……沒有到的人也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祝賀。我在書里以不滿或者怪責的口吻描述的那些朋友,也都笑盈盈地站在我邊上,為我舉杯,為我祝賀。
簽售會像一場朋友的聚會。以往的不愉快,一笑而過;未來的人生路,合作共贏。
《娛樂這圈兒,琪實很幸福》當天簽售498本,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書的銷量在西單圖書大廈當月圖書銷量上排行榜上居首位。
北京簽售之後,浙江寧波象山小鎮青年陳琪背著書、帶著若幹好友來到了寧波。
古人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我不是因為“富貴”了才還鄉,只是為少年時的諸多不如意出一口氣——寧波簽售完全是我自己的私心,CICI非常尊重和幫助我。她把我們倆這些年的積蓄拿出來辦寧波簽售,滿足我的心願。她知道我非常迫切地想要把這種喜悅跟我的家人分享,跟我的家鄉分享。
我、金莎、CICI 趕到寧波,我媽那邊率領七大姑八大姨以及村東頭的二嬸她大表哥的三表舅之類,也浩浩蕩蕩地趕到寧波了。
初中畢業去混演藝圈的小子21歲自己開公司啦,還出了本勞什子的書,這個消息在我媽媽的低調吹噓之後,我在老家一洗“沒文化”的形象,象山某鎮某鄉首位作家的身份開始深入人心。
這讓我跟我媽都倍覺虛榮。
我媽說:你現在可要好好幹啊。
我媽的意思是,你以前不好好幹還沒事,那時候還不怎麼名聲在外;現在你不好好幹,不幹出點兒名堂出來,那我可也要陪你丟人了……
真是弄得我緊張不已。
因為金莎屢次護我,海蝶那邊已經表露出些許不快,二者關係透露著緊張。而我與CICI又還處于萬事尚未開端的時候,三個人都有點小迷茫。我提議上普陀山拜佛去,莎莎和CICI立馬同意。
在普陀山上,金莎她說要是換了東家之後要年掙1000萬。而我精神抖擻地跟CICI說:“今年就算過去了,明年我們大幹一場!要是明年掙足100萬,慶功宴我們就來普陀山開!”
士氣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