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放下:沒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開的人生
輕輕過客
坐在窗前,坐在陽光下,享受著春風的沐浴,讓窗外的景色梳理煩雜的心情。時光無法倒流,回憶卻可以無止境地原路返回,心似一支竹篙,撐一只竹筏,在回憶的河流里逆流而上,穿過歲月的風塵。物換境遷,花謝人不在,很多往事隨著成長慢慢淡忘了,但是我們卻固執地將它留在心里。它一定是帶著自己的色彩附著在那里,有的是熱烈的紅,有的是憂鬱的藍……如果可以將這顆心臨溪而洗,看那些被滌去的顏色,是如何令這清波變得五彩斑斕,然後隨水而逝。
只是這一切,我們不能做到,即使真的可以如願,也會像洗掉煩惱一樣,把那些快樂一起衝走了。從此也就變成了一個雖然幹凈起來,但卻喜怒不聞的人。只是,這樣在世間生之何用。這塵世間,哪一處不是狂瀾迭起,哪一處不是風聚雲散,動處兵刃濺血,靜處也常是聲色犬馬,紅袖翠裳。
那就放過這一顆糾結的心,一切擁有的、沒有的、驚喜的、遺憾的,都讓它隨光陰一起流逝。“朝看水東流,暮觀日西墜。”滄海桑田間的無窮變幻,昔日已是過往風景,花開花落,路人依舊行色匆匆、面無表情,水流依舊滔滔而過,大江東去,年華牽著青春從指尖淌過。“人生本無蒂,飄如陌上塵。”喧囂的塵世,你我都是一粒浮塵,飄飄然,一切並沒有開始,一切不曾有過結局,歸于心跡,不知所終。
感恩上天賜我們的美好禮品
生活中我們經常趨向安逸、快樂、健康、灑脫、美麗、富有、陽光,總想逃避痛苦、淚水、疾病、醜陋、貧窮、破敗、陰霾,所以這個世界上便有了貪婪、嗔怒、癡慢。
其實,我們所有的所有都是上天給予我們的美好禮品,不應該挑剔,更不應該逃避。所有我們想要逃避的都是上天對我們的鍛煉,而我們想要的都是上天給予我們的獎勵。給我的獎勵我們欣然接受,給我們的歷練我們更應該欣然接受。佛家講因果,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沒有一次次的歷練哪來對人生的感悟。沒有經歷人生的風風雨雨,也不可能成就我們的堅強,而我們想變得堅強就得自己去經歷去歷練。總向襁褓里鑽,怎麼能長大?總想待在溫室里,怎麼能長成參天大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了生活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生活中的種種想逃是逃不掉的,想躲也是躲不開的。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不應該拒絕煩惱,不應該逃避煩惱,煩惱是促進我們成長的因素,從煩惱中走出來,也就促使我們智慧的顯現。不經歷煩惱怎麼知道什麼是清凈,當我們深入煩惱再從煩惱中走出來時,當我們面對諸多煩惱心不起意時,我們才真正得到了清凈。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來索取的,如果能夠為這個社會,能夠為他人做些什麼,能夠奉獻我們的一生,應該感到光榮,這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奉獻,我們能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微小的我們什麼也做不了,世界會因為有個“我”反而更加復雜了,增添了很多的負擔和染污。其實,只要我們少給這個世界,少給這個社會,少給他人添麻煩就是最好的奉獻了。
人生如夢,世事無常,很多事情不可能按著我們的意願發生,當一件我們不喜歡不願意接受的事情到來時,與其心不甘情不願,半推半就地被迫接受,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淡然地接受,省去了從不接受到接受這個過程的諸多麻煩。所以,面對別人的輕慢、指責,面對自己的得失,都應該毫無條件地接受,以一種平常心處之,我們也就獲得了當下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