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五節 伊壁鳩魯:死亡是和我們毫不相幹的事(一)

時間:2013-04-17 11:1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公元120年,小亞細亞西南角有一座萬余人的小城——奧諾安達,一個名叫第歐根尼的富翁出錢在小城的集市中心建了一塊長80米高約4米的石碑,上面刻著伊壁鳩魯式的口號,以引起來往行人的關注:

  奢華酒食不足以避害,不足以健身;超過自然之財富,其無用猶如溢出容器之水;真價值不生于劇院、澡堂、香水與油膏,而生于自然科學。

  他想要和人們一起分享他在伊壁鳩魯哲學中發現的使人生快樂的秘訣,于是他在一面石牆上把伊壁鳩魯關于友誼、焦慮、死亡、快樂等各個方面的分析刻了下來,總計25000字,並在牆上寫下了下面一段話:

  我將要離開這個世界,在死之前,我要寫一篇對美滿快樂的頌詞,以期對當前春秋正富的人們有所幫助。如果只有一兩人,或三四人,或五六人處于困境,我將與他們個別交談……但是如今大多數人患著對事物有錯覺的通病,在互相攀比中互相傳染,如羊群的瘟疫一般……我要用這一柱廊廣為宣傳治此病的良藥,以拯救世人。

  不幸的是,這位富翁“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話卻沒有阻擋人們進入奧諾安達商店購物的腳步。

  到處充滿著奢侈品和昂貴家園的形象,同孩子玩玩、與朋友聊聊天,這樣簡單的、普通人的快樂變得越來越少。

  在今天的倫敦或巴黎,還有人打著伊壁鳩魯的招牌,你可能會遇上一家名叫伊壁鳩魯的咖啡屋或是餐廳;也可能在咖啡屋或餐廳里還放著一本叫做《伊壁鳩魯式的生活》雜志;翻開《牛津詞典》,我們還能找到一個詞:伊壁鳩魯式的。在這里“伊壁鳩魯”這個詞基本上意味著享樂主義。

  的確,這位哲學家十分重視物質的滿足與感官上的快樂。他曾說:“一切好東西的開始和根基都是肚子的舒服。因為即使是有教養的高級動物,也必須考慮這個問題。”又說:“一切善的根源來自于口腹之樂,就是智慧與文化也必須與此相關。”

  但他絕不是個享樂主義者,因為他同時又告訴我們:“寧肯睡在安穩的樹葉墊上,也不睡在不安穩的黃金床上。”伊壁鳩魯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他說:“只依靠面包和水為生,全身就會感到一陣輕松。”

  透過物質的窗簾,我們倣佛依稀看到公元前306年,35歲的伊壁鳩魯和他的朋友梅特多魯斯、他的妹妹、數學家波利埃努、埃馬爾庫斯、雷奧修及其妻泰米斯塔,還有一個名叫伊多門紐的商人,一起吃飯、喝茶、高談闊論的情景。伊壁鳩魯說:“凡智慧所能夠提供的、助人終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誼遠超過一切。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的標準來衡量我們,他們看重的是我們的本質,就像理想的父母一樣,他們對我們的愛不以我們的外表和社會地位為轉移,所以我們身穿舊衣服、承認今年沒賺多少錢,都不會于心不安。追求財富的欲望不一定單純出自對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動機可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和善待。我們追求發財的最大目的可能就是要獲得別人的尊重和關注,否則他人就會對我們視而不見。”朋友們鼓掌表示讚同,接著伊壁鳩魯總結說:“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給予我們的關愛與尊敬是財富不見得能提供的。”這是伊壁鳩魯快樂清單的第一條——友誼。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