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奧勒留在公元161年開始執政時,強大的羅馬帝國已經過了它精力旺盛的青年時代,正在迅速地走向衰落。當人們在物質財富上的希望受到打擊時,就會轉向求助于精神財富,帝國衰落之日,正是哲學開始勃興之時。公元前3世紀的希臘化時代,興起過四大哲學學派:犬儒學派、斯多噶學派、懷疑學派和伊壁鳩魯學派。在這四派當中,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斯多噶學派。在羅馬上流社會,自稱是斯多噶派的貴族很多,但這些人以斯多噶派自居,完全是為了趕時髦,顯示一下自己有文化而已,沒有人認真對待的。這其中馬可·奧勒留卻是一位真正的斯多噶信徒。
奧勒留于公元121年4月26日生于羅馬,在一個很有政治勢力以及富有的家庭中長大。馬可·奧勒留的父親在他3個月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他一直跟著爺爺生活。他爺爺擔任過羅馬執政官,跟哈德良元首是至交。他小的時候就引起了當時的羅馬皇帝哈德良的注意,因而得到了特殊的教育。6歲即升為騎士階級,7歲入學于羅馬的薩利聖學院,並在這里受到精英教育。
哈德良是看著奧勒留長大的,一直覺得他是帝王的絕佳人選。哈德良這麼想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這小孩兒從小就是學習狂。為了滿足他的學習欲望,他的爺爺給他請了17個老師:4個教語文,4個教修辭,1個教法律,8個教哲學。小孩子從小就拒絕華麗的服裝,堅持穿粗布衣裳。媽媽讓他睡床,他非要睡地上。人家勾踐臥薪嘗膽是仇恨所致,這位奧勒留如此行事,僅僅是為了在樸素的環境中保持智慧。而那個時候,他只有12歲。
馬可·奧勒留18歲時,安東尼皇帝收他為養子,讓他成為這個遼闊王國的繼承人。從此他開始了政治家的生涯,安東尼賜給他愷撒的稱號。在宮廷里,年輕的王子受到朝臣的諂媚奉承;在軍營中,他接受軍事方面的訓練;在安靜的書房里,他開始思索帝國的根基、野心的來源和生命的歸宿。羅馬人是首先行動、然後思考的民族,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他們中間竟產生了一位出身皇族的哲學家。
在養父去世後,他登上了帝位。愷撒帝位建立在姦詐不義之上,靠專制和殺戮來維持它的穩固。當他手握重權時,他總是小心提醒自己:千萬別成為愷撒式的人物。別的理想主義者是為追求清貧而放棄富裕的生活,奧勒留卻被迫放棄對清貧的追求而過著奢華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