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八節 奧勒留:以愉快的心情等待著死亡(二)

時間:2013-04-17 10:5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帝國境內的遊牧民族,曾被羅馬人奴役了五個世紀,受盡苦難,隨時準備著揭竿而起。當哲學家馬可·奧勒留登上帝位時,反叛爆發了。

  首先是周邊民族開始入侵。這其中以漸漸壯大的日耳曼人和恢復元氣的帕提亞人最為兇猛。羅馬軍隊仍然保持了強大的戰鬥力,奧勒留分派出兩路大軍,將北方與東方的入侵者紛紛擊退。可悲劇在于,西亞當時正流行一場可怕的瘟疫,羅馬的東路軍有人染上瘟疫,並在凱旋之後將瘟疫帶回了羅馬。

  此次瘟疫之可怕,甚至超過了提圖斯時代。166-167年疫情達到高峰,羅馬城有時一天能死上千人。無數人逃離羅馬,奔向荒僻之地。這還沒完,羅馬隨即爆發了百年不遇的水災。瘟疫加水災幾乎摧垮了農業。羅馬鬧起糧荒。

  當時羅馬軍隊在劫掠塞琉西的阿波羅神廟時,據說打開了一個神秘的金盒子,里面藏有瘟疫的毒菌,于是末日降臨,意大利的許多村莊和城市淪為廢墟,羅馬城里也有近萬人死亡。正當奧勒留為賑濟災民焦頭爛額時,他寵信的將軍,帝國東部總督阿維第烏斯·卡西烏斯在敘利亞舉兵反叛,意欲奪取王位。叛亂最終被平定。殺死卡西烏斯的是其手下的屬將。但對于卡西烏斯的死,奧勒留深為遺憾。他為權力的欲望毒害將軍的心靈而感到沉痛,還說本來要求寬恕的應該是他自己。奧勒留還小心地毀掉一切有關叛亂的文件,以免牽連參與其中的人。當奧勒留說,不要從權力、地位、名譽等身外之物中去尋找快樂,要在物質現象面前保持心靈的尊嚴時,他不是只面對別人,寬宏大量,有如是者。

  奧勒留想盡各種辦法防疫救災,羅馬勉強渡過難關。但緊接著,北方日耳曼各蠻族部落就以更兇猛的勢頭卷土重來。羅馬守軍損兵兩萬,北疆告急。

  帝國危難之時,這位從小在書本中長大的帝王毅然決定親自出徵,以振奮全軍低落的士氣。看似一介書生的他,在戰場上運籌帷幄、揮灑自如,親率羅馬大軍橫掃日耳曼,將來犯之敵盡數剿滅,邊境重歸安定。

  可帝國周邊的日耳曼各部落已成氣候,一次出徵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公元169年,敵軍再度犯邊,奧勒留只得再次出戰。這一次他陷入了纏鬥,這場大戰竟持續了六年之久。這六年,奧勒留一直在邊疆度過。也正是在這六年間,在多瑙河畔的軍營里,這位帝王完成了那部不朽的哲學著作——《沉思錄》。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