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第一節

時間:2012-08-10 10: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月亮從哪邊升起

  從珠海回長沙的飛機上,沒來由地跟同行的女孩說到月亮。

  女孩說:月亮是從西邊升起來的。

  我驚愕:你是幽默吧?

  她很認真,說:我印象中,月亮是西升東落。

  我笑了。

  女孩趕忙說:我回去百度一下。

  次日晚餐時女孩亦在場。我說:我聽人說,月亮是西升東落的!女孩抿嘴而笑。席間十六人面面相覷。他們都不能確認,月亮到底是從哪方升起的。

  鄰座朋友的小女孩輕聲問她爸爸:老爸,月亮是從哪邊升起的?

  她爸爸在默想,一時竟未回答。我輕輕告訴她:從南邊。

  我的悄悄話大家都聽見了,哄堂大笑。仍沒有人敢確切地說,月亮是從哪方升起的。

  晚餐的所在很優雅,房間拐角兩面大窗,窗外樹木森森。黃昏過後,屋里的燈亮了,看不到月亮。

  我們真的把月亮忘記了。

  我們忘記了的,又豈止是月亮!

  我最刻骨的童年記憶是饑餓,便有許多吃的故事留在腦海里。記得小時候,偶爾進城吃一碗面,不小心醬油弄在手指上,絕舍不得洗掉。回家路上,十幾里地,不停地聞著手指頭。那時候的醬油,怎麼就那麼香呢?我現在不喜歡吃醬油了,因為不管什麼品牌的醬油,都沒有了過去的味道。說不定某一天,突然會見到報道:醬油里含有某種毒素!

  前幾年在湘西,一個農家小菜館,吃過一回豬肉,簡直太鮮美了。那頓飯,喚回我幾十年前關于豬肉的全部記憶。真正的農家土豬肉,就應該是那麼鮮美的,用不著大廚掌勺,和著辣椒炒,放少許蔥段,臨起鍋時潑半瓢清水。但是,自那以後,再也沒有碰上那麼好的豬肉。有時候,我真憐憫八零後出生的孩子,他們根本沒吃過真正的豬肉!我們這代人曾經有過吃本味豬肉的記憶,現在沒有吃的了,豬肉的本味就被忘記了,孩子們卻是沒什麼可供記憶,也就無所謂忘記。

  我住宅樓下有家超市,偶爾會聽見那里放碟片:爸爸的爸爸叫爺爺,媽媽的媽媽叫外婆。我有天聽著,突然有些難過:這些東西,難道還需這樣教嗎?城里很多的孩子,早已不生活在自然群落里。他們身邊也許沒有爺爺,也許沒有外婆。而嫡親的伯伯、叔叔、姑姑、姨媽、兄弟、姐妹,則越來越稀有了。孩子們都在慢慢失去這些稱呼和親人。或許多年之後,字典里會有這樣的詞條:叔叔,古時候人對爸爸的弟弟的稱呼。而弟弟一詞則見多少頁:古時候,同母所生比自己小的男性。

  我們已經忘記許多了,我們還會忘記什麼?會不會有那麼一天,我們把自己都忘記了呢?又或許哪一天,當我們想重尋對月亮的記憶的時候,想看一眼真正的月亮的時候,才悚然發現,月亮,早已不存在了。

  01官事:皇帝其實都知道

  康熙曾對大學士們說過一番話,治國宜寬,寬則得眾。若吹毛求疵,天下豈有完人?康熙還舉例說,趙申喬任湖南巡撫的時候,大小官員都被他參劾過,難道全省沒有一個好官?官之清廉只可論其大方面者。張伯行居官也清廉,但他刻了那麼多書,而刻一部書非花千金不可。這些錢哪里來的?只是朕不追究而已。

  保舉,左宗棠督辦陜甘軍務時,肅州鎮挂印總兵出缺,皇帝特簡只字不識的陳春萬補任。照例該職應由左宗棠密保,可他並沒有保舉此人。原來湘淮軍賞提督記名逾八千,總兵近萬,副將以下不可計數,都無實職。皇帝翻開名冊,禦筆蘸朱太飽,未曾看清左宗棠保舉的人,朱點已滴在陳春萬名字上。皇帝說:就是他了!

  嗜睡,張之洞為封疆大吏時,有個嗜睡的毛病,吃著飯,喝著茶,不管座上何等貴賓,說睡就睡著了。有人說這是居官傲慢,有人說這是魏晉風度,有人卻說:張之洞晚年入相,怎麼不見他在皇上和慈禧太後面前說睡就睡?原來,做方面大員時,身邊都是下屬,愛理不理都由他了。

  狗卵胞,讀近人軼事,有熊十力一則頗有趣。當年湖北財政廳廳長張難先與熊有舊誼,便多有逢迎之徒欲托熊介紹。熊不勝其煩,居然發啟事說:仆本散人,雅不欲與廳長通音訊。廳長何物?以余視之,不過狗卵胞上之半根毫毛而已!

  功夫,康熙登鎮江之金山,欲要題字卻胸中無詞,提筆猶豫了很久。高士奇忙寫了“江天一覽”四字在掌心,湊到皇帝身邊假裝磨墨,故意稍稍露出手心的字。皇帝會意,欣然命筆。世人如能有高士奇的拍馬功夫,何愁不飛黃騰達?

  皇帝,康熙講究所謂以寬治天下,曾對大學士們說過一番話,大意是說,治國宜寬,寬則得眾。若吹毛求疵,天下豈有完人?康熙還舉例說,趙申喬任湖南巡撫的時候,大小官員都被他參劾過,難道全省沒有一個好官?官之清廉只可論其大方面者。張鵬翮居官很清廉,但他在山東兗州做官時,也曾收過人家的規例錢。張伯行居官也清廉,但他刻了那麼多書,而刻一部書非花千金不可。這些錢哪里來的?只是朕不追究而已。兩淮鹽差官員送人禮物,朕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追究!讀了康熙這番話,方知官員清廉與否,皇帝其實都是知道的。

  忠臣,清末民初徐珂《清稗類鈔》載一趣事,說的是乾隆皇帝出巡到山東,想體察民間疾苦,召一個農夫到禦舟上,詢問農事豐歉,地方官好與不好。農夫的回答很讓皇帝滿意。弘歷高興起來,就恩準農夫同扈從各大臣一一談話,並可詢問大臣們姓甚名誰。因為農夫是奉了聖旨的,群臣不敢怠慢,均報以實姓實名。大臣們又怕農夫在皇帝面前講壞話,居然戰戰兢兢大失常態。農夫遍觀諸臣之後,回奏皇上:“滿朝皆忠臣!”皇帝問他怎麼知道都是忠臣,農夫奏答:“我看見演戲的時候,曹操、秦檜的臉上都涂著雪白的粉。今天見那些大臣沒有一個臉上涂了白粉,所以知道他們都是忠臣!”皇帝聽了大笑。

  坦率,曾遇一官員,每說一句話,必有一句口白:容我坦率地說雲雲。我第一次聽他這麼說,以為他要對我提意見了,準備洗耳恭聽。結果他說:王老師,您容我坦率地說,您的小說我太喜歡看了!一頓飯下來,這位先生不知坦率地說過好多話。

  領導抓,本人寫官樣文章多年,曾被某領導在文字上把關。該領導喜歡題目整齊,改作:一、重點抓,抓重點;二、中心抓,抓中心;三、反復抓,抓反復;四、領導抓,抓領導。沒幾年,這位領導真的被抓了。一語成讖啊!

  致悼詞,一幹部去世,領導前往致悼詞。悼詞第一句是:我懷著沉痛的心情雲雲。該領導大概英語學得太好,知道比較級、最高級,很聰明地改作:我懷著比較沉痛的心情雲雲。結果該領導差點被死者家屬群毆。

  衛生狀況,一領導到食品廠視察,很不滿意工廠的衛生狀況,嚴厲批評道:我哪天在你們門口屙一堆狗屎,看你們掃不掃!

  第三條腿,官員做報告也很講語言藝術,務必生動形象。九十年代中期,上頭號召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很多地方的領導都在會上講:我們要學會三條腿走路,切實拉長第三條腿,一定把第三條腿做大做強!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