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姑娘都能抓到自己的“王子”,背景、出身不能說明什麼!當威廉王子乘著皇家空軍白色直升機來到凱特家的後花園時,童話中的“白馬王子”與“灰姑娘”故事的現實版已經上演!這是一個“局”,一個平凡家族三代女性奮鬥的“局”:外婆,母親,凱特自己,克服重重困難,為改變生活質量,為改變家庭命運而奮鬥的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
浪漫邂逅,甜蜜愛情,卻不免遺恨憂傷。然而威廉王子並未錯失良機,將那雙晶瑩剔透的水晶鞋套在了凱特·米德爾頓的嬌小玉足上。她不是那個在大森林里搖搖欲墜的木屋中擦洗地板的飽受蹂躪的流浪兒。威廉王子乘坐皇家空軍的白色直升機來到凱特家的後花園,他就是那個浪漫迷人的白馬王子。然而,凱特從不是灰姑娘,雖然媒體總將此強加于她。不管她是不是灰姑娘,威廉都傾心于這個也許更適合穿獵靴的女子。
凱特的生平並非如大家所期望的童話故事般美好,但是其家族邁向王室的勵志徵程卻是一部催人奮進、蕩氣回腸的影片,是一個展現工人階級的勇氣和決心的動人故事,其中更多的是知名小說家凱瑟琳·庫克森筆下的世事艱辛,而非著名童話作家夏爾·佩羅故事中的唯美浪漫。這是一個家族的奮鬥三部曲:第一部分的主人公是凱特的外婆桃樂西·哈里森;第二部分則是母親卡羅爾,承上啟下;第三部分是凱特自己,也是焦點所在。這三位女性克服重重困難,為改善生活質量和改變家庭命運而奮鬥。
故事始于英格蘭東北部的達勒姆,祖祖輩輩以挖煤為生,直到他們有能力反抗的那一天。今天,我們對殘酷的礦工生活有了些許概念——漫長、黑暗,微薄的工資、常在的危險,貪婪的煤老板不惜以礦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為代價而鋌而走險。
“除了擁有名字,他們幾乎就是奴隸。”第一個挖掘凱特祖輩生活的作家克里斯托夫·威爾森如是評論。維多利亞時期,祖先們離開拜爾克市,在達勒姆市東部的小村莊安家落戶,這個小村莊叫做赫頓-樂洞。他們住在壓抑的石屋里,地上地下各兩層,沒有自來水,沒有電,甚至沒有室內廁所。
在如此貧困的環境下,死神這個不速之客總是不請自來。桃樂西的祖父約翰·哈里森,16歲喪父,1890年在礦井里去世。他的兒子托馬斯·哈里森打破常規,學習木工,並以此為跳板脫離了礦工的苦海。他邁出了改變家族生活方式的重要一步,之後舉家南遷至紹索爾。
祖輩們在赫頓的老家被夷為平地,已經沒有任何礦山的痕跡。沒有了陳舊礦渣堆的若隱若現,取而代之的是園景湖泊和休閒設施。年長的老住戶中還有人記得哈里森一家,然而,他們與凱特·米德爾頓最親密的接觸可能就是在當地的“威爾士王子”酒吧中小酌一番。
凱特·米德爾頓祖輩的採礦生涯幾乎對她的生活沒有任何觸動。畢竟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但是托馬斯·哈里森卻給他由東北部南遷的生活注入了重要品質:哈里森家族有著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家族忠誠度。
他最小的女兒桃樂西,也就是凱特的外婆,出生于1935年,秉承父親意願,一直刻苦努力以提高家族地位。18歲時,桃樂西在多蘿西·帕金斯服裝店做售貨員。在威廉王子的祖母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加冕後兩個月,桃樂西在紹索爾的聖三一教堂與貨車司機羅恩·戈德史密斯結婚。他們在當地一家小酒吧舉辦招待喜宴,她的圈套新娘裝都是從嫂子那兒借的。據說,羅恩14歲就棄學謀生,他心地善良,憐惜妻兒。
沒錢為自己謀得棲身之所的新婚夫妻只得搬去與羅恩的母親伊迪絲同住。伊迪絲是個令人生畏的老太婆,用對家人的嚴加管教來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有人稍許冒犯抑或犯些微不足道的小錯誤,她都會脫鞋砸人。達力路上的“家”是一個殘破的、簡樸的平房,這條街是紹索爾最惡劣的街之一。這兒無隱私可言,就連最隱私的廁所也挨著燃煤鍋爐。
即便是一無所有,桃樂西也依然對家充滿期待。她對自己的長相很自豪,但又很討厭家人叫她“桃西”,因為這個名字很平庸。她外出時家人都說她是“桃樂西女士”。作家克勞迪婭·約瑟夫已經研究了凱特的族譜一年多。桃樂西的表哥帕特·切爾曼告訴她說:“你絕對無法想象,當你敲開她房門時會發現她正在弄卷發。”
後來,桃樂西和羅恩搬進了附近的郡立廉租房。再後來,他們借錢買下了位于紹索爾阿靈頓路的房子,這是他們的第一所住房。1955年女兒卡羅爾出生。羅恩在桃樂西的鼓勵下開始從商,從臨時建築商做起,希望借此改變家族的命運。1966年英國舉辦足球世界杯,他們也因此發家致富。隨後,他們搬進了諾伍德格林金斯布里奇路上的一棟半獨立式別墅,周圍是地方政府興建的住宅群,可見他們選址的精妙所在。那時,卡羅爾11歲,弟弟加里1歲。
購買這棟價值5000英鎊的昂貴房產是家族邁出的勇敢一步。羅恩生意紅火,不僅讓家庭免于負債,而且輕輕松松就讓家人過上了更加舒適的生活。這是這個家族動力的進一步證明:不懈努力,力求更好,只有艱苦奮鬥、滿懷信心才能勞有所得。
桃樂西·戈德史密斯或許有些做作、愛慕虛榮,但是卻為孩子們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她放棄工作做了全職媽媽;後來由于急需用錢,她就給當地的一個房產經紀人打工,邊掙錢養家邊照顧孩子,其中的辛酸可想而知。
住進了別墅的戈德史密斯一家依然齊心協力向前發展——這和卡羅爾剛剛成家立業時非常相似。然而,在他們追求夢想實現抱負之時,卻漸漸落下了大家庭中的其他人員。家族分歧遲早會產生,或許這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羅恩和桃樂西因為冷落了姐夫比爾·湯姆林森,而與姐姐愛麗絲鬧翻了。因為姐姐一家到訪太過頻繁,桃樂西將再次到訪的姐夫比爾拒之門外。孰料兩周後比爾竟驟然離世,而戈德史密斯夫婦也被拒絕參加葬禮。1980年夏天,桃樂西也沒有邀請姐姐一家參加女兒卡羅爾的婚禮。
卡羅爾·伊麗莎白·戈德史密斯為自己描繪的生活藍圖遠遠超出了索紹爾的灰白空間。上學時,周末她就在時裝小店里打工,掙錢買衣服和化妝品來打扮自己。正是源于此,畢業後她才有機會就職于英國海外航空公司,成為一名空姐。那時,這是眺望這個世界的最讓人著迷的方式。卡羅爾年輕而又有魅力——身材高挑、嗓音輕柔而又極具女人味,還繼承著戈德史密斯家族的激情和堅毅。在倫敦的希思羅機場,她吸引了眾多異性同事的目光,但她發覺自己與那個黝黑帥氣的年輕空服員邁克爾·米德爾頓的關係有了微妙變化。他是飛行員的兒子,並立志做個飛行員。他彬彬有禮而又善于社交,這對他們今後事業的發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