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理念是一種生產力
王永慶曾經說:“天底下沒有容易的事情,但是也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理解這句話的時候,或多或少會出現偏差。他們經常認為:只要不斷的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種錯誤的認知,是很多人在實現人生理想和自我價值的過程中,感到迷惘與彷徨的原因。
我們努力了,但是卻沒有獲得成功,這是怎麼一回事?
原因很簡單——在我們為了獲得成功而努力的道路上,我們缺少一樣東西——理念!
理念是我們對于某一個事物的觀點和看法,如果我們將成功比喻為燈泡,將努力比喻為電流,理念就是將電流送入燈泡的電線。如果我們想要順利的發出光芒,我們就必須正確的連接電線,並且確保電線完好無損。
我們不僅要有理念,更要有正確的理念!
確定你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是個人所追求和向往的未來展望。蘇格拉底(Socrates)曾經說:“人類的幸福和快樂在于奮鬥,而最有價值的是為理想而奮鬥。”
現代社會的年輕人,經常會有這樣的想法:現實是非常殘酷的,理想主義者不僅無法成功,反而會被生活拋棄!許多年輕人經常會傾向于“務實”精神,將結果看得比任何事情更重要,盡量不做白費力氣的事情,既然結果渺茫,為什麼要浪費自己的時間?
臺塑集團成立之初,以PVC塑料粉作為產品。當時,臺灣的PVC塑料粉的生產,已經趨于飽和。臺塑第一年所生產的PVC塑料粉,幾乎沒有銷路,大量積壓在廠區內,股東們見狀,紛紛提出退股的要求。王永慶被迫買下股東所退的股票,一個人支撐起臺塑公司,可謂是前景慘淡。在這種情況下,王永慶卻提出增加產量和投資的要求,向下遊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加工。這個想法一經提出,就立刻遭到公司高層的強烈反對。在產品大量積壓的情況下,竟然還要增加產量,這只會讓公司越來越難以負荷。但是,王永慶卻力排眾議,決定將臺塑的PVC塑料粉的產量擴大四倍,由原來的每天四噸,增加為每天二十噸!事實證明,王永慶獲得最後的勝利!
現代人做事都講求可行性分析,也就是說,在一個企劃的前期準備工作的時候,我們就對這個企劃可以達到的最終效果進行預測,根據預測的結果,為決策提供依據。王永慶在產品大量積壓的情況下,反而擴大生產,即使不是完全沒有可行性,成功的機會看起來也是相當渺茫。
王永慶的事例,為我們指出年輕人經常有的錯誤觀念,那就是——結果!
其實,我們所謂的“結果”,只是我們想象出來的結果,並不是真正的結果。事情還沒有發生,不可能產生真正的結果。如果我們被自己的想象所嚇倒,我們就無法獲得成功。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面對“結果”?
王永慶之所以可以成為“經營之神”,就是在于:他可以用偉大的理想,驅散不確定的結果所帶來的恐慌!
雖然王永慶很少談及理想,但是從他的創業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發現,王永慶始終為了一個目標而奮鬥不已——發展自己的企業,並且讓它存活下去。
蘋果計算機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曾經說:“我一定要讓全世界的人,都擁有自己的個人計算機!”史蒂夫?喬布斯的宏大理想,固然令人欽佩和讚賞,但是王永慶的務實理想,卻也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每個人的理想都是不同的,我們想要解開迷惑和獲得成功,就必須先樹立正確的理想!
理想是有條件的,不是我“想”,不是我“能”,而是在兩者綜合作用下的理性思維的結果。
年輕人在確定理想的過程中,很容易將“妄想”當作理想。理想不是空中樓閣,不能搭建在想象之上。人類所做的事情,無時無刻不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這種制約既來自于外界環境,也來自于人類自身。外界環境的制約在于:我們很難超越時代,也很難超越這個時代所附加的觀念和體制。人類自身的制約在于:我們天生就有優勢和劣勢,例如:有些人的柔軟度很差,有些人的智力有缺陷……這都是上天賦予我們的。很少有人可以超越制約,即使超越制約,也大多難以融入到社會和群體中。
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一個極具天賦的印象派畫家,經常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並且說:“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潰了。但是,這都沒有關係……” 梵高在世的時候,非常的瘋狂和寂寞,死後卻被人們頂禮膜拜,一生很難說幸福和快樂,令人慨嘆不已。即使如此,梵高依然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藝術家。但是,梵高的堅持和超越,是否真的值得我們學習呢?
我們注意到,即使是梵高這種為了藝術而瘋狂的畫家,他的理想也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這個基礎就是他的天賦和才華。但是,有天賦和才華的畫家,卻是極少數的。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中,不斷的盲目的努力,只獲得梵高似的痛苦和迷茫,卻無法獲得梵高似的名聲和成就,是我們都不樂意看見的。因此,一定要慎重的選擇自己的理想。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被膨脹的欲望與野心所鼓動,把“我想”等同于“我能”,結果卻是一敗涂地。
王永慶從早年經營米店開始,就表現出過人的經營管理的天賦。王永慶選擇“企業家”作為自己一生的發展方向,正好就是基于對自身的衡量。
王永慶的經歷,為我們提供很好的建議:選擇你所擅長的,來作為你的理想,並且為之奮鬥!
理想可以為我們指引方向,只要方向正確,即使路上的荊棘密布,總有一天,我們還是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一代醫聖李時珍,早年並沒有以行醫作為自己的理想,而是像普通的讀書人一樣,希望經由科舉得到功名,進而走上仕途。但是,李時珍經過三次科舉考試,甚至因為過度用功而罹患重病,他的舉人夢還是徹底的破滅。無奈之下,李時珍拋下八股文,轉而學習醫術。經過幾年的磨練,李時珍逐漸的展露才華,顯示出高超的醫術,並且完成傳世經典《本草綱目》的編撰!
李時珍將“我能”作為自己謀生的職業,卻在職業的歷練中,找到自己的正確理想,成就“一代醫聖”的盛名!
即使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也要有正確的理想,來作為自己的指南針,確定自己的方向!
智慧箴言
什麼是理想——一種強烈地、想要達到某種層次和境界的願望。
實現理想的過程——持之以恆去實現的奮鬥過程。其中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但用堅強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念去克服和戰勝的過程。
制定詳細的目標——將你的理想分成若幹個階段,依次逐步去實現。每一個階段都應制定實現的期限,用以提醒自己。
怎樣保證自己堅持下去——在挫折中爬起,你會收獲和成長。在成績中總結,你會更堅定為實現理想的信念。
用心體會,你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