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具有強大的力量
在人生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的形成自己的一套理念。這是我們對于人生的看法,也是指導我們做事的原則。
理念可以造就一個人,一個企業,甚至一個國家,也可以毀掉他們。
例如:美國人的“自由”、“民主”、“法治”的社會理念,造就出一個超級大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和德國侵略擴張的法西斯理念,卻讓全世界的人民遭遇到毀滅性的災難。
理念的力量,何其巨大。
作為個人,理念對于我們的影響,一樣是巨大的。兩個中產家庭的孩子,很可能因為家長的教育理念的不同,進而具有不同的個性和才能。甚至在同一個家庭的孩子,也會因為父母不同時期的教育理念的改變,進而在個性上有很大的差別。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沒有明顯斷代的民族,即使是秦始皇焚書坑儒,也無法阻止文化的傳承。這得益于中華民族對于孔孟文化的尊崇,但也是因為固守孔孟文化的陳腐理念,讓中國在清朝末年成為列強瓜分的肥肉。
因此,理念的力量是雙面的。它是進步的推手,也是錯誤的源頭;它是發展世界的動力,也是破壞世界的能量。
判斷一種理念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一定要結合客觀的事實來進行多方面的審視。堅持理念,並不是要將理念教條化,而是要因勢利導和活學活用。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意識到理念的強大力量,並且意識到樹立正確的理念的重要性。
世界著名的電子產品生產廠商的索尼公司,就是靠一個小小的理念而發展起來的。索尼公司在生產第一代隨身聽的時候,董事長的理念只有一個,那就是:便于攜帶。等到樣品出來的時候,董事長將負責制造的工程師叫到辦公室。董事長將樣品拿起來,告訴工程師:“這個東西太重了,而且太大了,你認為哪一個部分最佔空間呢?”工程師回答:“喇叭最佔空間。”于是,董事長把喇叭拿掉了,但還是很重。工程師又說:“錄音設備也很佔空間。”所以,董事長又把錄音設備拿掉了。最後,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沒有喇叭和錄音設備的隨身聽。工程師告訴董事長:“這個東西,沒有喇叭,也不能錄音,根本賣不出去。”但是,董事長說:“沒有關係,你接一根線在機器里面,另一邊做一個可以放在耳朵里面的喇叭。”于是,隨身聽和耳機就誕生了。到1998年為止,隨身聽在全球銷售2.5億臺,並且開創索尼公司這個偉大的企業。
想一想,索尼公司的董事長的想法,其實非常的簡單,他就是看準“便于攜帶”這個理念所蘊藏的巨大價值。其實,很多的流行產品,都是因其便于攜帶,進而迅速的佔領市場,例如:傳統電話不方便攜帶,所以手機被發明,並且迅速的風靡世界。其實,這些產品與傳統產品在滿足大眾的需求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唯一的突破就是:便于攜帶。便于攜帶,讓它們可以迅速的佔領市場。
我們可以把這樣的理念,叫做戰略思維。戰略思維可以讓個人或是企業不斷的行動,並且獲得偉大的成功。
成功的例子,讓索尼公司上下形成一種錯誤的觀念,那就是:領導者的決定,永遠都是對的。這成為索尼公司的獨裁式企業文化的理念,並且導致索尼公司後來的決策失誤。在痛定思痛之下,索尼公司聘請英國人霍華德?斯金格擔任董事長,終于一掃過去僵化的理念,並且獲得巨大的發展。
理念的巨大力量,讓索尼公司的表現,可謂是淋漓盡致。
同樣的,王永慶的經營理念,也為自己帶來巨大的成功和巨大的爭議。他的“勤勞樸實”和“止于至善”的理念,讓臺塑集團迅速的發展。但是,他過于強調制度和成本的理念,也讓他承受許多外界的批評,例如:環境保護和勞資問題。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了解理念的巨大力量。這種巨大的力量,首先是文化上的和心理上的,其次是策略上的和思維上的。它具有兩面性,是正面的,也是負面的,端看我們選擇什麼理念,又以什麼方式來經營和發展理念。正確的理念,為我們帶來的利益和成功,或許可以讓我們取得別人難以企及的成就。因此,我們要盡量讓自己的理念在執行的經驗中,不斷的變得客觀和正確。
智慧箴言
哈佛校訓中說:“一個人的成長不在于經驗和知識,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否有正確的觀念和思維方式。”擁有一些正確的觀念與態度,不見得能立即成功;但是如果缺乏正確的觀念與態度,就算一時幸運,終究還是會打回原形,難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