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學無止境

時間:2012-12-03 02:0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學無止境

  蘇軾是宋朝的大文豪,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展露出過人的才華,令眾人稱羨。日子一久,他不由得感到自滿,就在自己的書房外面,貼了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蘇軾的父親蘇洵,也是宋朝的大文豪,他看到兒子的對聯,不由得擔心兒子會過于自大,但是又怕將對聯撕下,會傷害兒子的自尊心。蘇洵略一思索,就在兒子的對聯上,各加了兩個字:“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回來看到以後,感到非常羞愧,立刻收斂起自己的狂傲心態,一輩子都在保持學習,最後終于取得非凡的成就。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可以化解壓力,學習可以激發動力。

  有一天晚上,大老鼠帶著一群小老鼠,到某一戶人家的廚房里覓食,突然從旁邊傳來花貓的叫聲。小老鼠們嚇得肝膽俱裂,只能四散逃命。但是,花貓卻窮追不舍。有一只小老鼠不小心被花貓捉到,正當花貓準備將它吃掉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連串兇狠的狗叫聲。花貓立刻丟下小老鼠,狼狽的逃走。等到花貓逃走以後,大老鼠從垃圾桶後面走出來,告訴小老鼠:“我早就說過了,一定要多學幾種語言啊!”

  這個故事生動而有趣,卻告訴我們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多學幾種技藝,一定會對自己有幫助!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天生的才幹如同天生的植物一樣,需要靠學習來修剪。”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隨時都在變化和進步的高效率社會。曾經有人做過粗略的估算,人類的科技知識,在19世紀的時候,每五十年增加一倍;在20世紀中葉的時候,每十年增加一倍;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則是三到五年增加一倍。近三十年以來,人類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過去兩千年的總和還要多。不斷出現的高科技,不僅會改變我們的生活,也會導致知識和技術更新換代的周期縮短。我們必須不斷的接受新的知識,才可以適應社會的變化和工作的需要。

  同時,工作和生活對于人類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我們經常身兼老板和會計,同時做著幾項沒有任何關係的工作。這個情況,針對我們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定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以適應社會的變化,還必須成為復合型的人才,以迎接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面臨的挑戰。

  無論是新的知識,還是其他的技能,都需要我們付出努力來學習。即使我們已經展露鋒芒,成為某一個行業的專家,我們也不能驕傲和懈怠。無論我們處于什麼身份和地位,都不能放棄學習。在現代激烈的競爭中,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實現個人的願景,唯一的方法就是:學習。經由學習來改變自己和超越自己,不斷的追求自身價值的最大化,並且順應時代的發展。

  中國古代的賢人,都非常重視終身的學習。古語有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使用,並不是空泛的為學而學,而是要與現實結合,充分的發揮知識的力量。在實踐中,驗證自己所學的知識,不斷的尋找更好的途徑,讓學來的知識變為自身的能力。

  身為億萬富翁的王永慶,非常的重視子女的教育,經常用“富不過三代”來告誡子女,要求他們不斷的學習,不要依賴上一輩的基業。王永慶的兒子王文祥,17歲考入英國倫敦帝國大學,24歲獲得博士學位,王永慶卻要求他在國外先找一個專業的工作,然後再回到臺塑,從最基層的工作做起,經過課長、組長、廠長、副經理等逐級訓練,才讓他擔任一個部門的負責人。王永慶的女兒王雪齡結婚的時候,王永慶送給她的嫁妝,就是一張可以無限期提供學習費用的憑據。

  不斷的學習,也為王永慶塑造出成功的品格。王永慶投身塑料這個領域的時候,完全一竅不通,有一個化學家諷刺他:“一個鄉下土包子,連塑料為何物都不知道,竟然想要創辦工廠,一定會把錢賠光。”但是,王永慶卻願意學習。雖然王永慶沒有受過正統的教育,但是他所取得的任何成就,靠的都是後天的努力。王永慶對塑料一無所知,就不斷的學習和研究。後來,王永慶反而在這個領域中,獲得許多獨到的見解和創新的思維,讓臺塑充滿向心力和競爭力,得到快速的發展。

  曾經有人問愛因斯坦,說:“您可謂是物理學界空前絕後的人才了,何必還要孜孜不倦地學習?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愛因斯坦並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找來一支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上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說:“目前情況下,在物理學這個領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正如你所知的是這個小圓,我所知的是這個大圓。然而整個物理學識是無邊無際的,對于小圓,它的周長小,即與未知領域的接觸面小,他感受到自己的未知少;面大圓與外界接觸的這一周長大,所以更感到自己的未知東西多,會更加努力去探索。”

  堅持不斷的學習,需要強大的毅力和勇氣,尤其是在我們取得成功的時候,更需要重新審視自己,找到促使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只有不斷的學習,把學習視為像空氣一樣不可缺少的東西,將學來的知識變為自身的能力,我們才可以讓學習成為實現自我價值和獲得人生成功的基石!

  智慧箴言

  荀子在《勸學》中寫道:學不可以已。意思是說,學習是一件永遠也不能停止的事情。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導:“活到老,幹到老,學到老,用到老。”可見,終身學習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學習使人不斷成長,如果終身學習,我們就會時刻的完善自己,找到更多的生活樂趣。學習是無止境的,不僅充實了自己的精神世界,還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把有限的生命延長。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