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學會“想太多”

時間:2012-12-03 01:5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學會“想太多”

  許多人經常會因為自己想太多而後悔,例如:想要向心儀的對象告白,卻被別人捷足先登;看上一支很有潛力的股票,卻因為考慮太多而失去購買股票的時機……

  許多教導我們如何成功的書籍都會說:如果我們想要成功,就必須敢于冒險。創業需要勇氣和衝動,小心翼翼永遠無法成功……

  如果你相信這些具有煽動性的話語,你就會得到失敗,而不是成功。

  或許你會問:王永慶做PVC塑料粉生意的時候,完全沒有進行可行性分析,一個星期就拍板定案,幾乎可以算是勇于冒險!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是大錯特錯。

  首先,創辦PVC工廠,是一個美國的援助計劃。其次,在王永慶建立PVC工廠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政府官員的介入。也就是說,這不只是一次資本家的投資行為。

  美國援助以及政府介入,已經給PVC投資計劃,鎖上兩道保險。雖然王永慶沒有做可行性分析,但是美國人在建議臺灣開辦PVC工廠的時候,已經替王永慶做過初步的可行性分析。

  《論語?公冶長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錢穆注釋為:“事有貴于剛決,多思轉多私,無足稱。”意思是說:做事要果斷,如果想得太多,就會為自己考慮太多。錢穆的注釋並沒有錯,問題是,果斷一定要建立在“多思”的基礎上。多思轉為多私,那也未必,要看思的是什麼。漢文帝的謀臣晁錯,為削藩思慮甚多,這種為國為君的思慮,雖然帶有帝王制度下的某種局限性,但是卻跟謀私沒有關係。

  所以,成功固然需要勇氣和冒險,但不是建立在激情的衝動上,而是建立在成熟的思考上。那些因為想太多而無法行動的人,他們敗給的是害怕失敗的恐懼,而不是深思熟慮的考慮。

  想太多,並不是一件壞事。相反的,可以在考慮到失敗的後果的同時,依然堅定奮鬥的勇氣,這樣的人,才是最後可以獲得成功的人。

  同時,在做事的時候,如果可以考慮到細節,也可以降低失敗的風險。

  赤壁之戰,是中國古代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孫權和劉備的聯軍,大敗曹操于赤壁,進而建立三國鼎立的格局。當時,曹操的兵力比孫權和劉備的聯軍多出好幾倍,按照正常的戰爭的進行,曹操幾乎可以算是勝券在握。但是,曹操的士兵不善于水戰,曹操下令將戰船相連,減弱風浪顛簸,以利于士兵作戰。孫權和劉備的聯軍,針對曹操的“連環船”,採取火攻的計策。最後,曹操的船陣,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曹操的失敗,就是因為他在採取措施的時候“想太少”。曹操只考慮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面——減輕自己的戰船在風浪中的搖擺程度,以利于不適應船上作戰的北方士兵,可以更好的發揮實力。但是,曹操對于潛在的危險,並沒有做好應急的準備,以至于最後倉促的逃跑。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思考問題,更談不上解決問題的思路。有的人遇到問題只談問題,沒想過解決問題的辦法,長此以往,既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個人能力也難以提高。

  想想你的職場生活中,是不是有時確實存在一見到問題就簡單處理的現象?沒有多想幾個“為什麼”,也沒有將與這一問題有關聯的其他條件都考慮進去,這樣處理問題往往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有時一個問題的答案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與其存在的客觀條件息息相關,這就要求你應避免思維的簡單化。在實際生活中,如果你能夠避免思維上的直線式和習慣性,對問題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地去思考,不忽略任何一個細節,甚至是逆向思維,那麼,有很多失誤都是可以避免的。

  想要全面思考問題,可以運用“5W1H”法,有助于我們面面俱到的思考。

  第一個W,WHAT——想要做什麼?人們要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考慮所做的事要達到什麼目的,毫無目的的做某一件事只能理解為精神失常。要想把問題思考全面,首要的問題是要考慮做什麼,或是要做的事想達到什麼目的。

  第二個W,WHY——為什麼要這樣做?想清楚要做這件事的原因,這是做事的動力源。

  第三個W,WHO——由誰來做?把這項工作交予誰能夠完成任務,這是要達到目的的重要問題。要對所認知的人的能力和特長進行分析,相互比較,把工作交給相對有把握完成任務的人。

  第四個W,WHERE——在那里做?在什麼地點做這件事。有些事在這里能做成的換了地方未必能做成,這也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第五個W,WHEN——什麼時間做?要想做成事,要考慮是否何時宜的問題。此時能做成功的事彼時未必能成功;此時做事不合時宜過一段時間或許就合時宜。

  一個H,HOW——怎樣去做?這也是全面思考問題的重點。怎麼幹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是必須考慮周全的,否則,將前功盡棄,一個H想不好就去做,五個W思考的問題全部化為泡影。因此,必須考慮清楚怎麼去做才能成功。

  全面的思考能力很重要,但是在思考後的判斷力同樣重要。判斷力不準確和缺乏判斷力的人往往很難決定開始做一件事,即使決定開始做了,最後也往往無法收場。有些人一生的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消耗在猶豫和遲疑當中,這種人即便有其他獲致成功的條件,也永不會真正獲得成功。大凡成功者須當機立斷,把握時機。一旦對事情考察清楚,並制訂了周密計劃後,他們就不再猶豫、不再懷疑,而能勇敢果斷地立刻去做。

  在此之前,我們一定要學會“想太多”!

  智慧箴言

  狼成為草原上的王者,靠的並非是一股蠻力。它們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動物,在每次狩獵之前,狼都會細致地觀察對手,進行細致的謀劃,掌握獵物的行蹤,了解地形地貌,然後衡量敵我雙方實力,最後再果斷地做出判斷,是戰還是不戰?怎麼戰?在經過全面的思考之後,再準確地做出判斷,這樣就能有效地減少自身精力的損耗和群體的傷亡。

  當你接受一件工作任務時,可以像狼一樣先有一個全盤的思考,再判斷,做出一個可行的計劃,並假設可能的種種情況,以決定應對之策。那麼,你離成功就又近了一步。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