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書評:80後的山水哲學:旅遊大于玩耍

時間:2013-03-13 14:3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國人旅遊,似乎就是奔著照相去的。寫旅遊的書,往往搞成攝影集。

  但,我卻讀了一本非典型的中國旅遊書。除了旅遊經歷和所謂的“玩耍攻略”,這本書還含著一些嚼橄欖的滋味,有心靈的波動,有80後的沉思與隨風飄逝的青春故事。

  名叫飛鳥魚的作者,寫下名叫《玩勒個去》的一本書(譯林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記下旅遊心得,搞點風景描寫,看似很平常,不是嗎?實則不然。本書既與通常理解的“玩耍”有關,也有點玩深沉的意思,舉手抬足間招來了山水之思。它展現了旅遊遠遠大于玩耍的一面,比出門扎堆更好玩的趣味。

  遊與玩,難解難分。但這本書分解得一清二楚。這得力于它文字背後的意味。這味道似是詩的意味,是斷鴻聲里茅店月的身影,是“欲上層樓,卻道天涼好個秋”的舊時光里回頭一望的驚艷,是小女子的討巧和體貼婉轉之美。

  全書共十個章節:柬埔寨、老撾、土耳其、越南、歐洲、馬來西亞和泰國、菲律賓、斯里蘭卡、印度、西班牙、日本。怎麼訂票、怎麼食宿、怎麼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旅遊參觀的去處,甚至包括怎麼問路、怎麼選取出行工具。總之,一是要玩得美,二是盡可能省錢。這都是工薪族和窮遊族首選的旅遊問題。

  引領80後走遍世界,非這樣的書莫屬。

  不過,透過篇章局限,作者更想給全世界各種文化背景和各個年齡段的人們展示中國80後的內在形象。80後不再是“令人擔憂的一代”,而是開始獨立行走。置身異國他鄉,方知吾國吾民——“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在老撾,一個教室里。旅遊者看到:“老撾的教育資源並不發達,……但每一個作為老師的老撾人在社會中都受到極高的禮遇,因為在人民的心中他們真正配得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讚譽。”由此她想到在巫山地區結識的一群孩子。那時正當年少時。她曾答應孩子們去三峽搞支教。她想起自己默默許下的誓言:如今只能喟然飄向遠方。而在遠方,她卻更加透明地看見自己心魂深處的力量。這樣的心靈,有蘭花之香,而無蘭草之弱。

  這部談旅遊的書,還用了適量篇幅書寫作者所回想起的國內生活,她的工作經歷、職業感受、友情、挫傷,這構成了一個80後遊客出門在外的壓力。這甚至是一個觀光客不愉快的來源。而那個現實壓力,她怎樣化解呢?這是本書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了解一個地方(書或電影或實地體驗),愛上一個地方(玩就是玩,樂就是樂),離開一個地方(有腳印的地方永遠指向前方)。

  作為80後職業白領的飛鳥魚,展示了她的成熟思考,給出了幹脆有力的個性。在旅遊的背後,她處處暗示出中國80後成長起來後的自我調整能力。她把這些旅遊體驗匯聚成了一句頗有深意的話:“我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沒有婚禮而缺少幸福。”

  我以為,這是80後徜徉于山水之間的心靈精華。

  江湖不在他處,而在掙脫江湖的心靈里。旅遊中的人,大于宅在屋檐下和朝九晚五的那個人,他看到的天空沒有凝固的形狀;旅遊中的心,大于喧鬧的海洋和起伏跌宕的洪峰,它微微蕩漾一如紅葉飄落的夜航船。載著一片都市中的色彩,載著一代人的仆仆風塵,80後怡然上路。江湖者,江海湖泊也,亭臺歷歷、人潮涌動之遠方也。這是快樂的心態,這是忘形于人間的牽挂

  除了作者飛鳥魚,本書的制作推廣團隊(陳乾坤、田果、白路等)也是典型的80後。這代人的現狀,就是行動,就是前進。

  所以,這本書需要“讀”,而不是“看”,不是“翻閱”。

  友情提醒:不要忘了閱讀80後——他們的故事,漫遊在風景迭出的山水間!

  (劉全德)

編輯:楊旋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