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來自中國的同志
1992年3月,一支由中國船舶技術專家等人組成的考察團來到了神秘的尼古拉耶夫市,這座城市在地圖上找不到。
1789年8月27號,沙皇俄國公爵波將金元帥簽署命令,在現在的烏克蘭境內的印古耳河口建造造船廠,初名印古耳河新船廠,主要目的是維修與土耳其作戰的俄國軍艦。為了紀念俄軍隊于1788年12月6日攻克土耳其阿基?卡勒要塞,波將金將船廠改名為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這個名稱一直使用至今。
12月6號是歐洲天主教的聖尼古拉斯日,也接近東正教的聖尼古拉斯日(12月19號)。聖尼古拉斯是東正教和天主教公認的聖徒。隨著大批工人的定居,一個名叫尼古拉耶夫的城市在黑海岸邊誕生。
來自中國的客人們顯然很激動,這是他們首次參觀建造航空母艦的船廠。在此之前,他們中有的人登上過美國航母,或者在我國購買的澳大利亞廢棄航母“墨爾本”號上做過一些勘測,但從沒有去過建造航母的船廠,而且這個船廠還是前蘇聯唯一的航母制造工廠!老大哥在世的時候,可從來沒有邀請過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兄弟前來參觀!鄭某正是這次考察團團員之一。一路上,他和同行的代表們忍不住回憶起與航母有關的故事。
1980年代,中美軍事關係走向友好密切之際,美國曾經“樂見中國制造航母”,多次邀請中國軍方領導人前往參觀美國的航空母艦。1980年5月,時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劉華清訪問美國時,美方安排參觀“小鷹”號,這是中國軍方和船舶技術人員首次踏上航空母艦。後來一批海軍軍官又參觀了停泊在香港附近海域的“尼米茲”號。美國人說,“你們想看什麼都可以。”
鄭某回憶說:那次讓我們深受震動。登上航母,你就感覺到自己變成了大海的主人。除了航母的規模、武器裝備令我們羨慕緣不已之外,航母上的生活設施也起令人印象深刻。我們中的一個人時偶然去了副艦長臥室的廁所,嚇了一跳——那個廁所有酒店客房那麼大,裝修之豪華程度無異于五星飯店。他回來後告訴我們看到的情形,結果所有的人都依次去了一次廁所開眼界。
尼古拉耶夫首次迎來了“中國同志”。黑海造船廠廠長馬卡洛夫帶領他龐大的技術團隊熱情迎接考察團。馬卡洛夫緊緊握住鄭某的手,說:歡迎參觀瓦良格,就讓我做你們的向導吧!雖然見過幾次航母,但鄭某首次見到瓦良格時仍然被他龐大的氣勢給震撼了。
馬卡洛夫邊走邊介紹說:瓦良格是世界一流航母之一,艦長304米,只比最大的美國“尼米茲”號短28米;動力是4臺蒸汽輪機,4軸、20萬馬力,已經放上去了,但還沒有安裝,航速可以達到31節;加上航空人員可以載員2600人;反艦導彈、防空導彈、近防炮、反潛火箭深彈發射器等等,所有的武器裝備都是針對美國的武器設計的,艦載飛機50余架(艦載戰鬥機26架、反潛直升機20架、預警直升機4架);航母上的電子設備是蘇聯時代最先進的配置;機爐艙已安裝完畢,電站隔艙接收供電,艦上機械設備也可以開始試運轉……
它的名字“瓦良格”是紀念日俄戰爭中于1904年在仁川海域被日艦擊傷後自沉的“瓦良格”號巡洋艦。現在這艘航母的建造已經完成了70%,但,目前已經停建了。馬卡洛夫說著,神情黯淡了下去。一陣兒海風吹來,馬卡洛夫擦了擦眼睛,大概是甲板上揚起的鏽塵落進了他的眼睛。
鄭某說:謝謝您!我知道這是前蘇聯第三代航空母艦,和第一代、第二代不同,它具有強大的遠洋作戰能力,非常了不起,這是天才的作品!
馬卡洛夫說:真正天才的作品是“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他指著不遠處的另一艘航母說:它是核動力的,已經完工30%。鄭某一行早就注意到了那艘航母,便問:我們可以去看看嗎?馬卡洛夫說:沒必要去看了,它正在拆卸。一家挪威造船公司向我們船廠下了建造6艘大型商船的訂單,定金也給了。我們不得不把“烏里揚諾夫斯克”拆了,以騰出零號船臺建造商船。一家美國公司同意以每噸450美元的價格收購這些廢舊鋼鐵。
450美元每噸?!鄭某大吃一驚,他知道這個價格遠遠高出國際價格。吃飯的時候,雙方人員都興致盎然。對馬卡洛夫等人來說,曾經是同一陣線的中國同志讓他們倍感親切,如果他們能夠出錢繼續建造瓦良格,或者將其買回去建造,那將重新拯救這條他們花了近七年心血的航母。在烏克蘭人(整個前蘇聯都是如此)眼中,每一艘船都是一位與之相戀的姑娘,七年的戀愛已經讓他們刻骨銘心,又怎麼舍得她走上“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拆毀之路?
對鄭某等人來說,他們這次考察的目的,就是想知道瓦良格號性能到底如何,以及烏方的意向。航母的性能自然是不在話下,雖然比不上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但確實是前蘇聯最強大的航母。而烏方早已算過賬,如果把瓦良格解體,單解體費用就要2.5億美元,而賣廢鋼卻只能賣到500萬美元,遠遠不夠支付解體費用,更不必說這麼多年付出的心血了。烏方無論如何都不願意把這艘快要建完的航母當做一堆廢鋼鐵賣掉。
有位工程師借著酒勁說:瓦良格是我的兒子,希望中國的同志能夠把他帶大。又有一位說:如果瓦良格要拖到中國,那我也去中國。我要繼續把我的兒子瓦良格帶好。這麼一說,很多技術人員都表示,希望能夠去中國繼續把瓦良格造好。
鄭某被他們流露的真情打動了,說:我個人非常希望瓦良格能夠重建,也非常歡迎大家去中國。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考察團對航母的各個細節都做了仔細的檢查和記錄。船廠的人十分熱情地給予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