Ⅴ.生不逢時的瓦良格
就在邵淳被推到中國證券市場最前沿之時,停在黑海的前蘇聯“瓦良格”號在建航母卻給它的所有者們帶來了無盡的麻煩。
從1992年到1995年,中國總共派出五批考察團考察“瓦良格”,和烏方進行相關磋商。當時中方的思路,一種是買個半成品,一種是自行研制,前一種更適合起步,因為中國從來沒有造過航母,連個設計師都找不到,不像造兩彈一星,還有從海外歸來的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
只是,烏克蘭從一開始試圖將瓦良格賣給中國,就受到了美國的幹涉。
80年代末,中美關係急劇惡化。在美國的壓力下,烏克蘭將瓦良格上的重要艦載設備進行了部分拆除或輕微炸毀,瓦良格基本上成為一個空船殼。但烏克蘭顯然留了一手,有關設備沒有完全損毀。中國考察團經過幾次考察,認為國內缺乏航母建造的基礎設施,又經相關部門預算,完全建完這艘航母需要700億元,按照當時匯率,大約是90億美元。事實上,當時全年軍費預算才80億到100億美元,分攤到海、陸、空、二炮四大家,海軍分到手的那點錢就更少了,根本沒能力購買航空母艦。
1993年,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卡?尼?馬西克來到尼古拉耶夫考察,同樣被瓦良格的龐大身影所震撼。沉思片刻後,他問造船廠主任、建造師謝列金:“我們能不能集中力量把它建成?”謝列金對副總理的心情十分理解,說:“我們何嘗不想建成呢?如果能把該航母建造起來,不僅會使黑海造船廠活起來,而且還可以讓數萬家企業獲得新生。”但謝列金接下來苦笑著說:“可是無論俄羅斯還是烏克蘭,現在連拆毀這條船的錢都拿不出來,怎麼可能在近幾年內撥款續建呢?”
不久,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海軍司令格魯莫夫,在烏克蘭總理庫奇馬的陪同下來到黑海造船廠,研究把瓦良格建造完畢並移交給俄羅斯的可能性。在談判桌上,烏克蘭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價約為20億美元,即可以一條完整的軍艦出售;俄方認為只應支付未付的30%。烏方原來已付的款項屬于蘇聯支付,現在已歸屬于烏克蘭。如果俄羅斯需要瓦良格,只能重新從烏克蘭購買。就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馬卡洛夫打斷他們說:“瓦良格不可能再完工了!”大家問道:“為了將“瓦良格”完工,工廠究竟需要什麼?”馬卡洛夫回答道:“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只有偉大的強國才能建造它,這個強國不復存在了。”所有在場的人終于明白:在國家解體的情況下,再要將“瓦良格”建成已經沒有可能。
1993年11月,烏克蘭政府正式下達停建“瓦良格”號的命令。此後俄烏之間仍有協商,但都是無果而終。1995年,此前一直屬于俄羅斯黑海艦隊的瓦良格正式退出俄羅斯海軍編制,歸屬烏克蘭。烏克蘭總統庫奇馬決定:將瓦良格的命運交給黑海造船廠處置。得到這個消息的許多外國商人都打起了瓦良格這艘“半拉子航母”的主意。
著名的法國中介公司幻想把“瓦良格”號改裝成奢侈獨特的“海上機場酒店”,像航展那樣向遊客演示現代飛機的起降,但艦上艙室多數只有2.2米高,不能滿足旅遊船的標準。
還有一家荒唐的英國公司咨詢烏克蘭政府,探討能否把“瓦良格”號變成“裝甲式監獄”,理由是艙室的高度正合適。烏克蘭人則另有一個瘋狂的想法將它改建成一個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發射商業運載火箭和衛星的平臺!
而此期間,正值“烏里揚諾夫斯克”的拆卸工作將完未完之際,挪威的造船公司撤銷了他們的6艘大型商船的訂單,代價只不過是比起訂單額來說微不足道的定金;美國公司則趁機把廢鋼鐵價格壓到了每噸150美元。“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就這樣被美國、挪威聯合絞殺在搖籃中。美國顯然對從航母身上拆卸下來的廢鋼鐵沒有興趣,只是不願意把這樣一艘頂級航母留給俄羅斯或者其他國家。這對烏克蘭和黑海造船廠來說,不啻為晴天霹靂。
1995年12月,庫奇馬總統訪問了北京。
1996年1月,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引述隨總統出訪的副總理阿那托利?基納赫的話說,中烏正在為烏克蘭未完成的航空母艦“瓦良格”號運往中國造船廠一案進行談判。他表示“瓦良格”號最終有可能在中國進行解體作業。
實際上,此時中國對航母的熱情正在逐漸消退,資金是一個重要原因。
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政府埋頭經濟建設,注意力放在外交上與歐美各國重修舊好,購買瓦良格這樣的敏感裝備變得不合時宜。此外,90年代初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歐文斯海軍上將曾提出“航母無用論”,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發展核動力潛艇。
此後美國又提出“武庫艦”計劃,似乎美國海軍對于未來航母的發展也產生了懷疑。航母大國對航母的懷疑,也引起了中國的注意(其實在20世紀60年代,蘇聯建造第一艘航母“莫斯科”號的時候,美國同樣拋出過“航母無用論”。2007年美國又開始建造目前為止最大最先進的航空母艦“福特”級核動力航母)。
盡管這個時候有兩件事刺激了中國,但並沒有引起決策者對航母的興趣。一件是1993年“銀河”號事件,美國海軍以懷疑中國向伊朗運送化學原料為由,在公海上攔截中國商船“銀河”號,並強行檢查;還有一件是臺灣海峽對岸的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大陸方面1995年7月到1996年3月在東南沿海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招致美國海軍兩支航母艦隊前來“示威”。
蘇聯-俄羅斯,這個曾經擁有9艘航母的世界大國,如今僅剩下“庫茲涅佐夫”號孤獨地守望著遼闊的海上疆域。“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已經拆卸。“瓦良格”號則傷痕累累地躺在黑海造船廠,沒有人知道它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