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蛋糕”到“大會長”
——記長沙市臺灣同胞投資協會會長鄭聰俊
也許大家對鄭聰俊這個名字還不是很熟悉,因為他並不是一個喜歡出風頭的人,但談到其一手創辦的羅莎食品,熟悉的人就絕不在少數。短短十余年,鄭聰俊就憑借“羅莎蛋糕”、“羅莎牛排”、“羅莎臺北豆漿”等一係列品牌,成立了以長沙為根據地、輻射周邊十多個城市的普羅集團,旗下的二百多個連鎖店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採訪中,談到內地投資環境和市場前景時,見解獨到,一語中的;談及自己習慣成自然的善舉時,雲淡風輕,一笑而過。
投資長沙:創立羅莎 打響品牌
鄭聰俊在長沙的成功事業,要從一次偶然的相遇說起。
1992年,應時任湖南省旅遊局局長遊碧竹的邀請,鄭聰俊到張家界旅遊。期間,在遊碧竹的力邀之下,在廣州投資未果的鄭聰俊,當年即在長沙成立了國龍易拉罐飲料廠。“當初投資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遊碧竹先生的熱情邀請,就好像是男女結婚,千里姻緣一線牽。”
但飲料廠的發展並沒有鄭聰俊想象中的好。1993年,已經對湖南市場有較深了解的鄭聰俊,在發現當時長沙幾乎沒有專門的面包、蛋糕店後,毅然選定食品業作為進軍大陸市場的“棋子”。當年,鄭聰俊便引進臺灣的技術和服務理念,成立了長沙羅莎食品有限公司。而此前,他在臺灣的業務主要是生產外銷布制品和塑料玩具。
可是要開拓大陸內銷市場,沒有鄭聰俊原本所想的那麼簡單。1993年3月羅莎蛋糕成立第一家店後,當年10月就差點倒閉。因為食品業最重要的是食品安全,當年中秋節要大量生產,居然不知月餅會發霉,鄭聰俊驚覺,他與股東關穎聰當時不懂“大量生產的食品業”。經歷過那次食品發霉事件後,鄭聰俊將食品安全質量作為羅莎的生命來抓,奠定了羅莎後來的順利發展。
羅莎公司在湖南長沙站穩腳後,1994年初設立成都羅莎、1995年設立武漢羅莎、1996年設立南昌羅莎,之後又開設羅莎牛排館、羅莎臺北豆漿短短10多年,鄭聰俊就將“羅莎”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面包店,發展成為擁有15家分公司、200多個連鎖店的集團企業,成為許多臺商讚嘆的奇跡。“在市場還沒成熟的時候,比別人快了一步;在別人還猶豫不決時,果斷選擇獲得先機。”談起事業的成功,鄭聰俊如此輕描淡寫。
成功訣竅:多花心思、培育人才
談到羅莎經營成功的條件,鄭聰俊認為要比別人多花點心思。別人豆漿用豆粉,他要求泡豆子,現磨的豆漿,“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他要求用手切丁的鹵肉飯,不用機器絞出來的肉渣,吃起來口感就是不一樣。“同樣競爭,我們比別人贏一點點就是贏。”
另一個關鍵是人才培育。為了儲備人才,鄭聰俊成立培訓基地。他說,“除了學習財務、行政、銷售等專業技能,他希望員工要有健康體魄,因為健康是財富的基礎。”所以他定期舉辦員工拓展訓練,安排野外求生、五百米障礙等課程,以鍛煉體能。
鄭聰俊有他的用人之道。他說,“這世界上很多懷才不遇的人,我們只要讓他去發揮,就可以做得出來,這種人很多,非常多。萬一不行,再換人,我們有的是機會,我找10個人來,起碼會成功1個,機率往往更高。”
好的人才,可以為公司創造利潤。“到現在,面包、蛋糕我不會做,豆漿我不會磨。有人問我,你們豆漿為何這麼好喝?我們經過多次試驗,才知道用純凈水煮豆漿或米漿,糖可減少30%,口感好又衛生,所以找對人才很重要。”
鄭聰俊坦言,“我在大陸做了16年,其實沒有很厲害,都是一點一滴累積下來,我都是在做中學。我認為,我的能力不足以能夠掌握一家超大型公司,但我可以找專業經理人來,每家分公司經理都比我厲害,我很佩服他們,怎麼把業務管這麼好,員工都忠心耿耿。我連一個卷宗、數據都不想看,只要找比我能力強的人就行了。”
服務社會:獻身臺協,致力公益
長沙市臺灣同胞投資協會成立于1999年,協會長期以來致力于服務在長臺商、促進兩岸交流,已成為溝通政府和臺商的橋梁、對臺招商引資的窗口。
2005年9月,深受長沙臺商信任的鄭聰俊當選為長沙市臺灣同胞投資協會第三屆會長。2007年9月,協會召開第四次會員大會,鄭聰俊連選連任,擔任長沙臺協第四屆臺協會長。
鄭聰俊接任會長後,開始對臺協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建立協會組織架構,分為會長、常務副會長、常務理事、會員和工作人員5個部分。同時劃分服務組、公益組、宣傳組和體育組4大塊,擁有會員近兩百人。
當上臺協會長後的鄭聰俊比往常更忙了,鄭聰俊幾乎每天都要幫助臺商解決一些由于兩地觀念、風俗不同所帶來的衝突和問題。平常在辦公室見到他的人也常常是在忙著接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有的是來咨詢來大陸投資事宜,有的是因為企業遇到困難來尋求幫助……記得他的秘書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鄭董自從當了協會的會長,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獻給了協會。
鄭聰俊還利用自己從商近30年所積累的人脈關係,經常為當地政府和臺商同胞出謀劃策、排憂解難。他高大挺拔的身影,經常出現在臺商座談會和各種招商活動中。自2005年來,長沙市臺協協助長沙市引進臺資企業一百多家,增加投資總額5億多美元。
同時,鄭聰俊還客觀翔實地向政府部門反映臺商的意見和建議,熱心幫助新來的臺商朋友選擇項目、分析利弊。初步統計,他已累計為臺商爭取的各類金額已達四億人民幣。
為什麼要做這麼多事情呢,不累嗎?在其位,謀其職。鄭聰俊將這些看成是理所當然,就連二十多年一直堅持做社會公益事業,也被他說成是一種習慣。在臺灣,鄭聰俊就長期出資支助孤兒;來到長沙後,他又開始關愛內地的貧困學子。在他的支持下,羅莎集團多次組織資助大、中學生和少年兒童的社會活動。僅2002年,就先後捐款建設石門縣羅莎小學及王爾琢小學。
如今,鄭聰俊“施比受有福”的觀念正在影響著一批臺商。“協會經常組織在長臺商參加一些捐款助學的活動。”鄭聰俊說,“其實我們發揮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能喚起臺商樂善施善的胸懷。”
如今,在長沙市臺協,在普羅集團,我們依然能看到鄭聰俊忙碌的身影,那分明是萬千名在湘臺商的一個縮影……
(作者:周輝 長沙市開福區臺辦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