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型幹粉砂漿行業領頭人
——記湖南交泰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西
交泰建材公司
交泰建材公司幹凈的廠區
交泰建材生產部員工
交泰建材整潔的辦公區
老中青交泰建材人
剛一下車,就見到了今天訪問的對象:湖南交泰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建西。楊建西一身休閒裝,微白的頭發,幹練的身材,沉穩的舉止,風趣的言談,就像是鄰家親切的大叔,讓人完全不能想象這是一個年滿六十的精明商人。
因緣巧合聚星城
楊建西祖籍四川,1949年出生于浙江定海,幼年隨父母一起到臺灣。大學畢業後,在臺灣,楊建西先後擔任過政府公職人員、大學教授、捷運公司高管等職務。他還遠渡重洋,在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取得了土木工程碩士學位。在別人眼中,他或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教書育人,直到桃李滿天下。但是,造化弄人,在十年前擔任臺北捷運管理人員時,和湖南結下的不解之緣會一直延續到今天,並最終促成了他跨越那灣淺淺的海峽,來到湖南投資。
十年前,臺灣隧道工程急需噴射混凝土用速凝劑,經過多方考察,楊建西所在的公司選中湖南冷水江一家國營企業的產品。作為臺灣方面的代表,他親自來到冷水江,並認識了一個對他影響頗深的人——韓燕女士。在多次的合作中,楊建西被這個湖南人敢做敢為、聰穎靈活、奮發圖強的精神所感染。2005年,臺灣的經濟開始逐漸滑落,敏銳的楊建西看到了海峽對岸的蓬勃活力。他按捺不住對祖國大陸的迫切向往,毅然放棄臺北交泰公司高管的位置,來到了湖南,並找到了韓燕女士。碰巧韓燕女士所在單位正在改制,她也準備自己創立事業,兩人一拍即合,開始著手籌備公司。
企業該選擇在什麼地方呢?這是楊建西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在經過多方考察論證,星城長沙的優惠政策、寬松的投資環境吸引了他的目光。楊建西告訴我們:“雖然湖南的投資環境和市場遠遠不如沿海地區,但是湖南的政策好、市場大、競爭小,非常適合我們這樣的新型材料企業。”談到投資湖南的決心時,楊建西開玩笑地說道,“我可是只買了單程機票來的啊。”正是這樣的機緣,讓楊建西毅然投入2000多萬元,在長沙市望城縣購地13畝,開始了他的湖南創業之旅。
歷經風雨見彩虹
花園式的廠房,寬敞的車間,人性化的辦公場地……我們所見到的是一個優秀的、成功的企業,但是在成功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和磨難。在和楊建西交談的過程中,對于今天的成績,他無不在感慨命運的造化。在他的言語中,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一個創業者的努力和拼搏。
從最初的原料加工,租用場地,到創辦企業,直到今天的初具規模,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時間,但是這四年中經歷的磨難,並不是我們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所能想象的。對于一個首次來湖南創業的臺灣人,特別是對于長期生活在國外,早已習慣西方生活方式和工作程序的楊建西來說,無論是選擇場地、制定計劃、選擇承包商,還是建築施工的監管、辦理手續等,有著許許多多的不熟悉和不適應。
在廠房建設的初期,由于沒有完全吃透湖南省的優惠政策,不了解國內的施工建築行業,楊建西走了許多彎路。廠房建築承包商的無為,加上資金的周轉出現了問題,工程建設一度陷入了僵局。那一段時間,每天晚上,躺在工棚外的草地上,仰望星空,他不止一次地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甚至萌生了退意。這種情況下,湖南人獨有的幹勁和智慧再次鼓舞了楊建西,在望城縣臺辦的幫助下,在公司全體人員的努力下,憑借著堅強的毅力和決心,楊建西帶領公司員工起早貪黑,終于克服了廠房建築施工和資金方面的問題,廠房建設又走上了正軌。
廠房是建起來了,但是困難並沒有因此而減少。由于國內對于幹粉砂漿的行業標準和臺灣地區的不一樣,第一批生產出來的產品因為沒有通過國家鑒定而堆積在廠房內。這是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頭。楊建西沒有被困難嚇到,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親手籌建了自己的研發檢測中心,引進了馳名的德國m-tec全自動塔式生產係統,和技術人員一起攻克技術難關。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千次的試驗,其生產的孔道壓漿劑、無收縮灌漿料等產品滿足歐盟DIN EN934標準、國家交通部公路橋梁施工技術規范、國家鐵道部客運專線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梁技術條件等行業規范,完全達到國家標準。
天道酬勤,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換來了今天年產3萬余噸的巨大成就。在一份長長的供貨名單中,我們看到了京津高鐵、武廣客運專線、京滬高鐵等國家大型工程的訂貨單。現在交泰建材公司生產的幹粉砂漿,已經打入了湖南乃至全國市場,遠銷北京、天津、海南、湖北、江西等20余個省份,佔據了全國鐵路、隧道、橋梁用新型幹粉砂漿份額的三分之一,成為中南五省唯一一家生產建築用新型幹粉砂漿的企業。
創新管理出成效
交泰建材公司能夠從有到無,能夠衝破重重困難,走到今天,成為第二家在大陸生產銷售幹粉砂漿的臺資企業,除了遠見卓識的眼光、洞察商機的頭腦、吃苦耐勞的精神等因素而外,最重要因素之一還是善于科學管理、創新管理,使企業從建設走向發展,走向成功。
同其他臺商相比,楊建西留學的經歷和見識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科學地引入西方比較成熟的“人本管理”理念,吸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將“人治”與“法治”、“無為”和“有為”科學地融合在一起,提出了“創新為首、服務至上、品質第一”的經營理念,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工作上,他制定了嚴格的培訓考核制度,讓所有員工都真正以主人翁的角色投入到企業的管理和發展中去。在交泰公司,每一名員工都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後才能上崗,並且實行更為嚴格的考核制度,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員工,一經確認不再適合這個崗位,果斷地調離或辭退,保證了企業時刻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此外,他還放手讓員工去做,讓他們能夠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對于那些肯學肯幹的年輕人,楊建西從來都不吝嗇機會,他大膽地啟用年輕人,充分發掘他們的潛力,讓他們擔大任、挑大梁。目前,交泰公司的員工基本實現了本土化、年輕化。楊建西說,“我的收獲不一定是賺多少錢,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批人才,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儲備力量。”
生活上,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溫馨的餐廳、便捷的生活設施、優美的廠區,讓所有員工都深深體會到交泰大家庭的溫暖。車間技術員林先生告訴我們,楊先生廚藝非常好,經常到食堂檢查安全衛生,還不時露上一手。才來公司半年的物流部李小姐說:“楊先生就像我的父親一樣,生活上關心照顧我們,工作上嚴格要求我們,讓我們到交泰能真正的學到本領,感到溫暖。”聽到這些讚譽,楊建西顯得有點受寵若驚,“我何德何能,一個老人而已,能夠取得今天的小小成績,是所有員工無私奉獻和辛勤奮鬥的結果。”
走出交泰公司的廠房,看到運送產品的車輛進進出出,我們倣佛看到了交泰公司的未來,就像這一輛輛忙碌的汽車,正朝著輝煌的明天奔去!
(作者:羅懿 長沙市望城縣臺辦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