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衡陽篇:打工妹看臺資企業

時間:2010-11-03 09:04   來源:中國臺灣網

打工妹看臺資企業
——記臺資企業衡陽鴻偉鞋業公司

 

  衡陽鴻偉鞋業,在我親身經歷過的臺資企業中,可說是規模不大,名氣最小的一家,但卻是讓我印象最深、感覺最親切的一家,這或許是因為這家企業就出生在我家鄉的緣故吧。

 

  鴻偉鞋業于2004年7月由臺商李燕堂投資65萬美元(當時折合人民幣532萬元)籌備興建,建于衡東縣佳利工業園內,公司2005年初正式加工生產,當時主要是外加工生產鞋面等半成品,2006年下半年開始自產,2007年正式生產成型成品鞋。我作為有過在鞋廠工作經驗的打工妹,有幸成為了鴻偉鞋業首批員工中的一員,並被同事稱為了“老師傅”。

 

  五年的風風雨雨,在當地縣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臺商李燕堂的經營管理下,在我們這一批幾百人的打工隊伍的辛勤努力下,鴻偉鞋業從一名襁褓中的嬰兒,日漸成長為一名活潑可愛的兒童,現在更是成為了一名意氣風發的少年。

 

  我最欣賞的企業是臺資企業,因為我在臺資企業學會了很多,學會了如何鑽研學習技能或是管理企業。我覺得,一個打工的人如果想創業的話,最好到臺資企業里呆上一年半載,也許你會痛苦不堪,難以忍受,但如果有一天你自己創業時,你會發現在臺資企業的磨礪,讓你受益匪淺。就拿我所供職的鴻偉鞋廠來說,大多數人的認為非常苛刻,因為這家臺資企業實行的是準軍事化管理。其實那只是表像,只有親身在里面努力做過並用心思考過,你才會明白臺資企業是很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對象,尤其值得民營企業和創業者去學習和研究。在我這位不起眼的打工妹的眼中,我覺得鴻偉鞋業和其它的我所了解的臺資企業一樣,有很多令我們家鄉的內地企業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臺資企業一般都有清晰深刻的戰略思考。鴻偉鞋業只是一家小型臺資企業,但作為投資商的李先生以及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他們的戰略思考確實令人佩服:他們在企業創立之初,就在思考如何全球布點和全球交貨的問題,並且養成了經常研究地圖的習慣,有如行軍打仗一般,結合相關的考察數據,對照地圖,從原材料廠商布局,地方政策,水源電力,人文環境等方面,反復權衡,仔細研究。公司在與日本客商的貿易中年年盈利就與這一招是分不開的。

 

  臺資企業相當注重技術。在臺資企業里,技術往往被推崇到最高地位,沒有技術就不會有大訂單。鴻偉的管理人員中有不少是技術專家,談起理論來頭頭是道,做起事來同樣有板有眼。企業里討論技術的風氣很濃厚,每年的培訓課時很多,就連我們這些普通的技術工人,每個季度都會有一次集中的技術培訓,而且培訓的內容和形式每次都不相同,可見管理方的用心良苦。

 

  臺資企業紀律嚴明,獎罰分明。臺資企業給外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準軍事化,和其它臺資企業一樣,鴻偉紀律相當嚴明:上下班要按時、要排隊,還必須按指定路線走;上級說出話來對下級就是命令,廠區內一律封閉式管理、工作時間不得交頭接耳……雖然這種管理方法備受批評,與當前提倡的各種人性化管理理論更是格格不入,但臺資企業依然我行我素,樂此不疲,這是因為臺商們認為,商場如戰場,必須依靠執行嚴明的紀律和嚴格的制度,才能保證全企業上下一心,才能保證企業價值觀的統一和令行禁止,才能保證企業文化達成一致,實現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質量的目標。在獎罰方面,鴻偉的獎勵也不算少,有常設的提案改善獎、績效獎、年終獎等,也有為平時各種集體活動中表現突出人士而臨時設的獎勵。與獎勵相對應,臺資企業的罰也會罰得讓人心痛,動不動為一點小事(如工帽沒戴好、衣服扣子沒扣好、早會沒注意聽講之類)就會罰你50塊甚至上百塊,工廠公告欄里,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懲戒通告。

 

  總之,在我的眼中,臺資企業就是一臺永不停歇的機器,他更能讓你精神振奮。要說進廠打工,我還是選臺資企業。

 

  (整理、撰稿  衡東縣臺辦)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