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岳陽篇:臺商在岳陽

時間:2010-11-02 15:0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岳陽概況

 

  岳陽古稱巴陵,又名岳州,位于湖南省東北部,是湘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旅遊勝地。全市總面積15019.2平方公里,總人口550萬。

 

  岳陽是湖南唯一的瀕臨長江的城市。地處一湖(洞庭湖)兩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三省(湘、鄂、贛)四水(湘江、資江、沅水、澧水)五線(京廣鐵路、武廣高速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長江)的多元交匯點上,是長江中遊僅次于武漢的又一個“金十字架”,特別是洞庭湖大橋的通車,構成了“承東聯西”、“南北貫通”的便捷交通網。1992年,岳陽被國務院確定為長江沿岸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城陵磯港早在清朝時期就是湖南對外開放設立海關的唯一口岸,1996年,經全國人大批準,城陵磯港成為湖南對外輪開放的唯一國家一類口岸。也是湖南省的航運中心。2008年11月,根據海協會與海基會簽訂的《海峽兩岸海運協議》,岳陽城陵磯港(即松陽湖新港)成為首批獲準開放的海峽兩岸直航港口之一,也是湖南唯一直航港口。

 

  岳陽具備豐富的資源和堅實的產業基礎。岳陽優質農產品已形成規模和品牌,投資農產品開發具有很大空間。水資源十分豐富,適宜發展大運量、大耗水的工業項目,石化產品後續加工潛力巨大。旅遊資源開發前景廣闊,享譽海內外的岳陽樓、君山島、屈子祠、張谷英等10大景區已整體推出招商,岳陽文廟特色文化景區已全面啟動開發建設。城市化進程加快,洞庭湖大橋、岳陽大道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竣工,城內街道縱橫成網、外圍幹道配套成環、出口通道壯觀成景,具備了接納大投資、大項目、大發展的基礎條件。特別是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為岳陽新一輪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臺商在岳陽

 

  自1988年汨羅第一家臺資企業玉華毛筆廠的落戶,岳陽市累計注冊臺資企業152家,總投資26615萬美元,合同金額22360萬美元,注冊資本16782萬美元,實際到位資金13783萬美元,為岳陽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岳陽市委、政府十分重視臺商在岳興業。為鼓勵臺商在岳投資,出臺了鼓勵臺商在岳投資優惠政策,建立健全了政府全程代辦制度,設立了臺商投訴機構,為臺商在岳投資興業提供了可靠的堅強後盾。

 

  2009年是岳陽市對臺招商的一個新的起點。全年對臺招商引資意向投資9億多元人民幣。其中,廣東東莞富華鞋業有限公司與岳陽市3517橡膠制品有限公司開展戰略合作,在岳陽樓區開發區投資6億元人民幣。湘陰縣與深圳市投資商會合作開發湖南湘陰粵港臺電子產業園,驛通電子項目總投資2億元人民幣。冠宏電子開發有限公司與岳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協議,計劃投資1.1億元人民幣。安佑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發注冊成立了岳陽宏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金900萬元人民幣。長沙安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宗霸先生與岳陽縣中州鄉簽下水產養殖協議,計劃投資600萬元人民幣。臺資企業將成為岳陽經濟社會發展的又一支生力軍。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